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危機改革與崩潰(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 作者:于曉華|責編:趙潤細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72517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者于曉華深耕農業經濟學多年,此次聚焦元明清三朝700年的歷史,分析古代農業社會的經濟發展、制度建設、全球貿易、貨幣發行、官商經營等,從一場場危機、改革中探尋王朝崩潰的必然。
    在他筆下,三朝興衰的過往有了深入、客觀、普遍的解釋,更延伸至民國時期的幣制改革、金融現代化。書中詳細講述了,元興滅金、滅宋的根本原因在於蒙古人靈活的財政與金融制度,斡脫商人為元朝的崛起撬動了亞歐大陸上人才與資源的流通。而大量湧入明朝的白銀,促成了一條鞭法改革的成功,但貿易的不平衡一定會被時間打破,西班牙帝國的衰落和明朝的滅亡於是接踵而至。清朝在盛世之後馬上面臨內卷的巨大壓力,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而北洋水師則敗於現代金融制度的巨大資源調動能力。民國的廢兩改元、金圓券改革的結果是埋葬了自己。
    本書曆數三朝的高光與低谷,重新解讀我們熟知的歷史事件,發掘興衰變革背後的深層原因,更以此審視當下的繁榮與內卷、危機和變遷,揭示歷史的金融邏輯和內在因果,並總結經驗與教訓,給出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未來可能。

作者介紹
于曉華|責編:趙潤細
    于曉華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農業經濟學與人口學雙博士。2009年起任教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現為發展與轉型國家農業經濟學講席教授、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繫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數字經濟、經濟史等。

目錄
前言  歷史學和經濟學:經濟史的不同尺度
第一章  金融和經濟史的分析框架
  競爭與合作:社會的矛盾孿生子
  集權和分權:時間不一致的悲劇
  財政和貨幣:國之根本
  五波全球化:一個逃不脫的陷阱
第二章  元朝的興起與制度創新
  元朝:歷史轉折點
  斡脫制度:蒙古崛起的金融創新與掠奪
  元朝財政和金融的制度框架:不可調和的結構矛盾
  宮廷賞賜:帝國財政的重負
  抵制增稅:「三大奸臣」的悲慘下場
第三章  經濟危機與元朝滅亡
  鹽引:帝國晚期的財政支柱
  賣官制度:財政收入的不成功補充
  財政貨幣化:崩潰前的無奈選擇
  元朝經濟歷程:四個階段
  小結:元朝滅亡的經驗和教訓
第四章  明朝制度的建立與轉變
  保守和封閉的政策:元朝滅亡教訓
  大明寶鈔:又一次通貨膨脹
  「土木堡之變」:巨大危機和政治轉折
  「開中制「和「茶馬制」:邊關穩定製度的建立和破壞
第五章  對外開放和全球化不平衡:晚明的繁榮與崩潰
  「隆慶開關」:中國面對全球化的開始
  「萬曆中興」: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
  貿易中斷:世紀初經濟危機的開始
  東林黨爭:王朝內部政治結構的裂縫
  王朝的滅亡:危機全面爆發
  小結:明朝滅亡的教訓
第六章  茶葉和鴉片:康雍乾盛世、內卷和文明衝突
  清軍入關:從「流寇」轉變為「坐寇」的艱難轉型
  皇位繼承:封建朝代的難題
  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康乾盛世的基石
  繁榮與內卷:馬爾薩斯的預言
  茶葉出口:中國也在改變世界
  馬戛爾尼訪華:中西文明正式對話的開始
  鴉片戰爭:壟斷貿易解體的後果
  又是貨幣問題:金、銀、銅、鐵、鉛、還是紙幣?
第七章  洋務運動、金融危機與清朝滅亡
  平定太平天國:「厘金」制度功不可沒
  洋務運動:沒有觸及靈魂的改革
  甲午海戰:金融視角的解釋
  紳商興起:政商不清
  晚清的財政困境
  地方分權和債務擴張:中央權力的失控
  五次金融危機:經商莫學胡雪岩
  橡皮股票風潮:大清滅亡的導火索
  小結:清朝崩潰的教訓
附錄  民國金融現代化努力與掙扎

  裁厘改統
  廢兩改元
  美國的《白銀收購法》
  法幣改革
  金圓券改革的失敗:無可救藥的惡性通貨膨脹
後記:經濟危機的幾個觀察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