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許叔微是宋代著名醫家,其所著《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普濟本事方》四書,是許氏數十年醫療經驗的結晶,采方簡要,理論清晰,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作者將許氏所引古醫籍的原文悉數列出,便於讀者能夠更好地學習許氏著作。校勘過程中將豎排版改為橫排版;對書中古今字、異體字,改為今字和正體字;對書藥物用量,保持原書之貌,不做改動。
作者介紹
編者:竇志芳//郭曉峰|責編:郭海燕//王立紅
目錄
《傷寒發微論》
重雕元刻《傷寒百證歌》《發微論》敘
卷上
論傷寒七十二證候
論桂枝湯用赤白芍藥不同
論傷寒慎用圓子葯
論桂枝麻黃青龍用藥三證
論兩感傷寒
論傷寒以真氣為主
論治傷寒須依次第
論仲景緩遲沉三脈
卷下
論表裡虛實
論桂枝肉桂
論滑脈
論用大黃葯
論陰不得有汗
論林億疑白虎有差互
論弦動陰陽二脈不同
論中風傷寒脈
論表證未罷未可下
論中暑脈不同
論傷寒須早治
論發熱惡寒
論風溫證
論濕瘧證
《傷寒百證歌》
卷一
第一證 傷寒脈證總論歌
第二證 傷寒病證總類歌
第三證 表證歌
第四證 里證歌
第五證 表裡寒熱歌
第六證 表裡虛實歌
第七證 急救表裡歌
第八證 無表裡證歌
第九證 表裡水證歌
第十證 表裡兩證俱見歌
第十一證 三陰三陽傳入歌
第十二證 陰陽兩感歌
第十三證 陽證陽毒歌
第十四證 陰證陰毒歌
第十五證 太陽陽明合病歌
第十六證 太陽少陽合病歌
第十七證 三陽合病歌
第十八證 太陽少陽並病歌
第十九證 陰證似陽歌
第二十證 陽證似陰歌
卷二
第二十一證 陰盛隔陽歌
第二十二證 陰陽易歌
第二十三證 傷寒歌
第二十四證 中風歌
第二十五證 傷寒見風脈、中風見寒脈歌
第二十六證 熱病中?歌
第二十七證 五種溫歌
第二十八證 三種濕歌
第二十九證 兩種?歌
第三十證 四證似傷寒歌
第三十一證 可汗不可汗歌
第三十二證 可下不可下歌
第三十三證 可吐不可吐歌
第三十四證 可火不可火歌
第三十五證 可水不可水歌
第三十六證 可灸不可灸歌
第三十七證 可針不可針歌
第三十八證 傷寒可溫歌
第三十九證 發熱歌
第四十證 潮熱歌
卷三
第四十一證 往來寒熱歌
第四十二證 汗之而熱不退歌
第四十三證 下之而仍發熱歌
第四十四證 惡寒歌
第四十五證 背惡寒歌
第四十六證 厥歌
第四十七證 結胸歌
第四十八證 痞歌
第四十九證 發黃歌
第五十證 發狂歌
第五十一證 發斑歌
第五十二證 發喘歌
第五十三證 發渴歌
第五十四證 吐血歌
第五十五證 衄血歌
第五十六證 吃噫歌
第五十七證 譫語歌
第五十八證 煩躁歌
第五十九證 懊歌
第六十證 怫鬱歌
卷四
第六十一證 驚惕歌
第六十二證 心悸歌
第六十三證 冒悶歌
第六十四證 乾嘔歌
第六十五證 吐逆歌
第六十六證 霍亂歌
第六十七證 頭疼歌
第六十八證 脅痛歌
第六十九證 腹痛歌
第七十證 咽痛歌
第七十一證 咳嗽歌
第七十二證 遺尿歌
第七十三證 腹滿歌
第七十四證 蛔厥歌
第七十五證 自汗歌
第七十六證 頭汗歌
第七十七證 欲得汗歌
第七十八證 舌上苔歌
第七十九證 下膿血歌
第八十證 晝夜偏劇歌
卷五
第八十一證 循衣摸空歌
第八十二證 筋惕肉歌
第八十三證 口燥咽干歌
第八十四證 傷寒似瘧歌
第八十五證 邪中二焦歌
第八十六證 多眠歌
第八十七證 不得眠歌
第八十八證 小便不利歌
第八十九證 小便自利歌
第九十證 大便不利歌
第九十一證 大便下利歌
第九十二證 狐蜮證歌
第九十三證 百合歌
第九十四證 辨傷寒疫氣不同歌
第九十五證 婦人傷寒歌
第九十六證 婦人熱入血室歌
第九十七證 傷寒瘥后病歌
第九十八證 傷寒五臟死絕歌
第九十九證 傷寒死脈歌
第一百證 傷寒死候歌
《傷寒九十論》
《傷寒九十論》提要
辨桂枝湯用芍藥證第一
桂枝加附子湯證第二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證第三
麻黃湯證第四
大青龍湯證第五
陽明可下證第六
陽明蜜兌證第七
腎虛陽脫證第八
臍中出血證第九
陰中伏陽證第十
傷寒暴死證第十一
夜間不眠證第十二
大柴胡湯證第十三
陽明急下證第十四
傷寒自解證第十五
熱入血室證第十六
筋惕肉證第十七
陽明當下證第十八
桂枝加葛根湯證第十九
葛根湯證第二十
剛證第二十一
厥陰證第二十二
太陰證第二十三
太陽中證第二十四
指甲黑青證第二十五
瞪目直視證第二十六
舌卷囊縮證第二十七
循衣摸床證第二十八
邪入大經證第二十九
太陽桂枝證第三十
桂枝證第三十一
少陰證第三十二
少陽證第三十三
兩感證第三十四
三陽合病證第三十五
白虎加人蔘湯證第三十六
發熱惡寒證第三十七
結胸可下證第三十八
結胸可灸證第三十九
汗后吃逆證第四十
漏風證第四十一
小便出血證第四十二
妊娠傷寒腳腫證第四十三
風溫證第四十四
狐蜮證第四十五
發黃證第四十六
濕家發黃證第四十七
黃入清道證第四十八
先汗後下證第四十九
太陽瘀血證第五十
陰病陽脈證第五十一
辯少陰脈緊證第五十二
青筋牽引證第五十三
下膿血證第五十四
刺陽明證第五十五
陰陽交證第五十六
陰陽易證第五十七
叉手冒心證第五十八
傷寒耳聾證第五十九
揚手躑足證第六十
遺尿證第六十一
舌上滑苔證第六十二
衄血證第六十三
傷寒脅痛證第六十四
傷寒溫瘧證第六十五
發斑證第六十六
臟結證第六十七
陽結證第六十八
傷寒協熱利證第六十九
胃熱嘔吐證第七十
霍亂轉筋證第七十一
兩脛逆冷證第七十二
汗后勞復證第七十三
汗后瘡瘍證第七十四
面垢惡寒證第七十五
傷寒下利證第七十六
傷寒閉目證第七十七
傷寒表實證第七十八
手足逆冷證第七十九
寒熱類傷寒證第八十
失汗衄血證第八十一
脾約證第八十二
格陽關陰證第八十三
太陽陽明合病證第八十四
懊怫鬱證第八十五
兩手撮空證第八十六
下利服承氣湯證第八十七
濕溫證第八十八
血結胸證第八十九
六陽俱絕證第九十
《普濟本事方》
普濟本事方序
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
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
肺腎經病
補益虛勞方
頭痛頭暈方
卷第三
風寒濕痹白虎歷節走注諸病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
卷外
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
鯽魚散
臟腑滑泄及諸痢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
腫滿水氣蠱脹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
卷外
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臟毒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
卷外
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
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
腹脅疼痛
雜病
卷外
卷第八
傷寒時疫(上)
卷第九
傷寒時疫(下)
卷第十
婦人諸疾
《普濟本事方》治葯制度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