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康德哲學術語中譯論爭歷史考察/中華翻譯研究文庫/中華譯學館

  • 作者:文炳//王曉豐|責編:陸雅娟|總主編:許鈞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13851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康德哲學術語中譯論爭歷史考察》(12XZX013)的結項成果(結項等級為優秀),作者在書中首先對康德哲學思想術語譯名的分歧歷史進行了詳細地梳理,主要考察了:中國(含港台地區)及日本康德著作譯者(近50余種不同譯本)對康德主要哲學術語的譯法的分歧;中國(含港台地區)及日本康德研究者對康德主要哲學術語的譯法的分歧及歷史演變;康德哲學思想術語在日本的譯介和傳播的情況。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分析、探究了哲學術語翻譯的困境、翻譯方法及翻譯原則,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康德哲學術語翻譯的複雜。

作者介紹
文炳//王曉豐|責編:陸雅娟|總主編:許鈞

目錄
第一章  研究的緣起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康德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中譯情況
第二章  康德重要術語的中譯論爭史
  第一節  資料介紹
  第二節  康德哲學術語的特點和本書所討論術語的選擇
  第三節  康德哲學術語在不同譯本中的分歧情況考察
  第四節  A priori、transzendental、transzendent 中譯考
  第五節  Enscheinung、phaenomenon(Phanomen)、Schein 中譯考——兼論 「像」「象」「相」 用作譯詞
  第六節  康德其他哲學術語的中譯論爭
  第七節  中譯論爭已結束的術語
第三章  國內康德著作者的哲學術語翻譯經驗及原則
  第一節  韋卓民
  第二節  龐景仁
  第三節  韓水法
  第四節  苗力田、李秋零
  第五節  楊祖陶、鄧曉芒
  第六節  牟宗三、李明輝
第四章  國內康德研究者和其他譯者論哲學和哲學術語的翻譯
  第一節  張東蓀、賀麟論康德哲學術語的中譯
  第二節  陳康、王太慶論哲學翻譯
  第三節  孫周興、倪梁康、陳嘉映、王慶節論哲學術語的中譯
  第四節  王路、楊學功論 being 及其相關詞的中譯
第五章  日本學者對康德哲學術語的譯介研究
  第一節  日本近代哲學之父西周對西學術語的創譯
  第二節  清野勉《韓國純理批判解說:標注》中術語的翻譯
  第三節  20 世紀以來日本康德著作翻譯及術語譯名情況
  第四節  21 世紀之交日本學者對康德哲學術語的譯介與研究情況舉隅
  第五節  日本當代學者牧野英二論康德哲學著作的翻譯
  第六節  超譯——日本當代哲學術語譯介的新動向
第六章  康德哲學術語翻譯的複雜性考察
  第一節  哲學術語的不可譯
  第二節  不可譯背後的複雜性——語義層面
  第三節  譯名分歧引發關注焦點的轉移——從語義到語用
  第四節  從康德哲學術語譯名論爭歷史考察獲得的啟示
  第六節  消解譯名分歧的具體舉措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康德著作譯本
  附錄二 1924年《學藝》第六卷第五期「康德專刊」中的術語譯名情況
  附錄三 1925年《民鐸》第六卷第四期「康德號」中的哲學術語譯名情況
  附錄四 「明治初期?蒙の哲學思想の展開と?容」の術語
  附錄五 《純粹理性批判》有爭議的術語在具體上下文中的情景對照
  附錄六 《實踐理性批判》有爭議的術語在具體上下文中的情景對照
  附錄七 《判斷力批判》有爭議的術語在具體上下文中的情景對照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