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創傷治愈/和平教育

  • 作者:(美)卡羅琳·E.約德|責編:王雅瓊|總主編:劉成|譯者:鄭海燕
  • 出版社:南京師大
  • ISBN:9787565161223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0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和平學核心概念創傷治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現實生活中,氣候危機、自然災害、流行病、恐怖主義、戰爭暴力等因素,極易引發人類創傷。本書關注創傷的歷史、文化和結構性原因,解析了創傷、安全和暴力之間的關聯,並提供了實用的創傷治愈方法與視角,提出了創傷治愈的四大支柱:揭示歷史、建立聯繫、努力治愈和採取行動,這種創傷治愈的理論與方法經歷了作者近三十年的實踐檢驗,對個人創傷治愈與群體創傷治愈均富有成效,有利於推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本書用通俗性文字表達與介紹了專業性知識,可讀性強,是一本研究與開展和平教育的入門小書。

作者介紹
(美)卡羅琳·E.約德|責編:王雅瓊|總主編:劉成|譯者:鄭海燕

目錄
1  引言
2  創傷的定義、來源與類型
  持續性和結構性創傷
  集體的、組織的、共同的和全球性創傷
  世代相傳的歷史創傷
  犯罪行為引發的創傷
  繼發性創傷
  關於恐怖主義
  小結
3  創傷經歷:STAR模型的第一部分
  創傷對我們的生理影響
  創傷打破意義
  創傷產生需求
  持續性創傷
  大規模群體性創傷
4  未治愈的創傷造成暴力循環:STAR模型的第二部分
  用創傷后應激障礙定義未治愈創傷的局限性
  暴力循環模式——創傷的內化和外化行為
  重演行為和觸發事件
  身體(大腦)功能受損
  不完整的悲傷和哀悼
  塑造信仰和暴力循環行為的意義建構敘事
  領導者的作用
  代際循環
5  打破暴力循環與建立複原力:STAR模型的第三部分
  理解模型
  打破束縛:創傷性世界中的安全(#1)
  打破束縛:安全和領導者的作用
  承認:哀悼所發生之事,訴說恐懼(#2、#3、#4)
  承認:理解「對方」的故事(#5)
  重新連接:承認相互依存,勇於承擔風險(#6—#8)
  重新連接:選擇是否寬恕(#9)
  重新連接:追求正義(#10、#11)
  重新連接:和解的可能性(#12)
6  911事件與打破暴力循環,2005年和2019年:應用STAR
7  那麼,我們該如何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應用STAR模型,獲得新視角
  大聲反對暴力:沉默就是默許
  開發創傷釋放與身心舒緩練習工具包
  努力改變內心和結構(制度)
  探索非暴力的潛能
  關注新聞,探尋真相
  記住,我們並不孤單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