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綠色屋頂雨水調控與低碳建築研究及應用

  • 作者:王俊//梅國雄//文志傑|責編:焦揚//徐冉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302772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5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海綿城市建設和「雙碳」目標,深入開展綠色屋頂雨水調控和低碳建築技術相關研究,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動城鄉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綠色屋頂技術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措施,具有削減降雨徑流、降低建築能耗、延長建築壽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增加城市綠化等多重優勢,在城市綠色低碳發展中具有較大開發潛力。然而,現有綠色屋頂在雨水收集利用、降低屋面荷載和建設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綠色屋頂水熱性能尚缺乏有效的理論模擬模型,且綠色屋頂對區域性徑流削減性能的影響以及節能降碳效益尚不清楚。本書通過模型試驗和數值模擬研究,提出綠色屋頂結構配置優化關鍵技術;建立綠色屋頂長期水量平衡模型,提出綠色屋頂結構配置設計及灌溉管理關鍵技術;構建綠色屋頂水熱運移耦合模型,提出一體化綠色屋頂建設關鍵技術;依托西南地區某項目開展綠色屋頂工程應用,指出綠色屋頂對區域徑流削減性能的影響和節能降碳效益。本書對推動海綿城市建設下城市綠色屋頂雨水調控和綠色低碳建築系統構建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書提出的理論模型和關鍵技術為綠色屋頂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重要參考。

作者介紹
王俊//梅國雄//文志傑|責編:焦揚//徐冉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綠色屋頂結構配置及水熱性能研究進展
    1.2.1  綠色屋頂結構配置研究進展
    1.2.2  綠色屋頂水文性能研究進展
    1.2.3  綠色屋頂熱性能研究進展
    1.2.4  綠色屋頂水熱運移模型研究進展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主要研究內容及框架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研究總體框架
第2章  綠色屋頂水熱運移模型試驗研究
  2.1  概述
  2.2  試驗材料和方法
    2.2.1  不同結構配置綠色屋頂水分運移模型試驗
    2.2.2  綠色屋頂水熱運移模型試驗
    2.2.3  試驗數據分析
  2.3  不同結構配置綠色屋頂水分運移機制分析
    2.3.1  降雨對綠色屋頂雨水滯留的影響
    2.3.2  蒸散發對綠色屋頂雨水滯留的影響
    2.3.3  結構配置對綠色屋頂雨水滯留的影響
    2.3.4  綠色屋頂結構配置對屋面荷載的影響
  2.4  綠色屋頂年徑流削減性能分析
    2.4.1  綠色屋頂季節性水文性能
    2.4.2  綠色屋頂年徑流削減率
    2.4.3  乾濕交替下綠色屋頂含水量變化規律
  2.5  綠色屋頂熱性能分析
    2.5.1  綠色屋頂不同結構層熱性能試驗結果
    2.5.2  綠色屋頂與普通屋頂熱性能比較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綠色屋頂水分運移數值模擬研究
  3.1  概述
  3.2  綠色屋頂水分運移數值模型
  3.3  分層土綠色屋頂水分運移過程數值模擬研究
    3.3.1  模型驗證和參數反解
    3.3.2  分層土綠色屋頂水文過程數值模擬
    3.3.3  分層土提高土壤持水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3.4  暴雨條件下蓄水層綠色屋頂水文性能數值模擬分析
    3.4.1  模型驗證與暴雨設計
    3.4.2  參數敏感性分析
    3.4.3  蓄水層和表面積水人滲對雨水滯留的影響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綠色屋頂水量平衡模型及其應用
  4.1  概述
  4.2  綠色屋頂水量平衡模型及計算程序
    4.2.1  綠色屋頂水量平衡方程
    4.2.2  綠色屋頂蒸散發估算模型
    4.2.3  綠色屋頂水量平衡模型
    4.2.4  水量平衡模型參數確定及計算程序開發
  4.3  水量平衡模型驗證及氣候條件影響分析

    4.3.1  模擬結果與試驗結果對比分析
    4.3.2  年降雨分佈對徑流削減性能的影響
    4.3.3  蒸散發對水文性能的影響
  4.4  水量平衡模型在綠色屋頂結構配置和灌溉優化中的應用
    4.4.1  綠色屋頂結構配置參數優化
    4.4.2  綠色屋頂灌溉優化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綠色屋頂水熱耦合模型及其應用
  5.1  概述
  5.2  綠色屋頂水熱耦合模型
    5.2.1  綠色屋頂地表與大氣間的能量平衡
    5.2.2  綠色屋頂熱傳導方程
    5.2.3  綠色屋頂水分運移模型
    5.2.4  綠色屋頂水熱運移的定解條件
  5.3  水熱耦合模型的數值計算方法
    5.3.1  土壤層熱傳導方程的有限差分離散格式
    5.3.2  求解步驟
  5.4  綠色屋頂水熱耦合運移模型檢驗
    5.4.1  綠色屋頂水熱耦合運移模型參數
    5.4.2  模擬結果與試驗結果比較
  5.5  一體化綠色屋頂結構及水熱運移模擬分析
  5.6  不同結構配置綠色屋頂水熱運移規律模擬分析
    5.6.1  不同土壤層深度的綠色屋頂水熱運移規律
    5.6.2  不同蓄水層深度的綠色屋頂水熱運移規律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綠色屋頂工程應用研究
  6.1  概述
  6.2  工程概況及現場監測方案
    6.2.1  工程概況
    6.2.2  現場監測方案
    6.2.3  現場監測期間的氣候條件分析
  6.3  基於水量平衡模型的綠色屋頂水文特性模擬分析
    6.3.1  綠色屋頂土壤含水量監測結果分析
    6.3.2  綠色屋頂徑流削減性能模擬分析
    6.3.3  綠色屋頂對區域徑流削減性能的影響
  6.4  基於水熱耦合模型的綠色屋頂熱性能模擬分析
    6.4.1  綠色屋頂與普通屋頂熱性能監測結果分析
    6.4.2  綠色屋頂與普通屋頂熱性能模擬分析
  6.5  綠色屋頂製冷與制熱能耗數值模擬分析
    6.5.1  EnergyPlus建模
    6.5.2  綠色屋頂與普通屋頂製冷和制熱能耗比較
    6.5.3  綠色屋頂降低CO2排放分析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結論
  7.2  進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