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混血的文明(拉丁美洲5000年)/新思歷史

  • 作者:林被甸//董經勝|責編:王凱莉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67551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拉丁美洲,這裡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瑪雅文明充分展現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數學、建築和天文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茲特克人則充分體現了古代美洲人的尚武精神,通過征伐建立起一個軍事強國;而印加人則憑借其傑出的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創建了南美洲的大帝國。
    15世紀以來,隨著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歐洲殖民者進入美洲,以及殖民者向美洲輸入黑奴,美洲本土文明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歐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被移植到這片大陸。但是,這三種文明並非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強勢的歐洲文明佔據主導地位,弱勢的美洲本土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被動地適應歐洲文明的過程中勉強生存下來。在整個殖民時代,經過300多年的衝突與融合,拉丁美洲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混血文明。
    19世紀初,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地區擺脫了宗主國統治,獨立建國。然而政治的獨立並沒有帶來經濟的繁榮。形成於殖民時期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仍然主導著拉美各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嚴重依賴於西方,民族工業的發展舉步維艱,直到二戰後才略有起色。但好景不長,拉美各國又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與經濟停滯相伴的是政治的左右搖擺和社會的動蕩:民主政權與威權政權交替出現,許多國家至今仍被這個魔咒困擾;貧富差距懸殊,大規模民眾抗議乃至武力抗爭此起彼伏。這片大陸的未來何在?
    本書帶我們回顧了拉丁美洲艱難而又獨特的文明之路,從5000年前文明的曙光在安第斯沿海初現,一直講述到21世紀初的「粉紅浪潮」,以物質生產和經濟生活、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三個層次來闡述拉丁美洲不同歷史時期的文明特徵,是理解拉丁美洲歷史和現實困局的一把鑰匙。

作者介紹
林被甸//董經勝|責編:王凱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美洲文明的起源
  一、印第安文明的起源
  二、文明的核心區
第二章  瑪雅文明
  一、湮沒在叢林中的古老文明
  二、各自稱王的城邦
  三、無所不在的神靈
  四、玉米的故鄉
  五、智慧之光
第三章  阿茲特克文明
  一、阿茲特克的崛起
  二、威震四方的專制帝王
  三、血腥祭獻
  四、水上田園
  五、中部美洲文化的集大成者
第四章  印加文明
  一、前印加時代的安第斯文明
  二、從小部落到大帝國
  三、一個管理有方的帝國
  四、至高無上的太陽神
  五、發達的梯田農業
  六、安第斯山上的文明之花
第五章  新舊大陸兩大文明的匯合
  一、哥倫布和美洲的「發現」
  二、美洲的殖民化與兩大文明的衝突
第六章  多種族文明的形成
  一、殖民地文明的經濟基礎
  二、政治制度
  三、殖民地時期的教會
  四、多種族的社會
  五、城市和鄉村
  六、婚姻、家庭和婦女地位
  七、思想、文化和藝術
  八、贏得獨立國家地位
第七章  向工業文明的過渡
  一、經濟發展道路的選擇
  二、出口繁榮和工業化的起步
  三、進口替代工業化
  四、結構主義理論
  五、債務危機、新自由主義調整和去工業化
第八章  政治文明的演進
  一、早期政治模式的探索
  二、從寡頭政治到大眾政治
  三、從民眾主義到威權主義
  四、從還政於民到「粉紅浪潮」
第九章  獨立以來的宗教與文學
  一、天主教會的變革和解放神學
  二、獨立以後拉美文學的成就
第十章  中華文明與拉美文明的交流

  一、關於中國人「發現」美洲的猜想
  二、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與中華文明對拉美的早期影響
  三、「契約華工」在拉丁美洲
  四、中拉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參考書目
跋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