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城市污泥與工農業有機廢棄物厭氧小分子碳源轉化原理與技術

  • 作者:編者:周愛娟|責編:徐娟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308474
  • 出版日期:2018/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8
人民幣:RMB 73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系統介紹城市污泥和工農業有機廢棄物處理處置現狀及其危害的前提下,論述了城市污泥和工農業有機廢棄物的理化特徵及物化預處理組合技術,秸稈、菌糠、釀造廢棄物等作為外加碳源對城市污泥厭氧發酵小分子碳源轉化的影響,並結合厭氧微生物學原理、功能微生物群落解析等手段,力圖將理論與實踐、基本原理與應用有機結合,最後對小分子碳源在微生物電催化系統中的能源轉化方面的應用技術進行了論述。
    本書適合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等學科和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高校教師,以及相關學科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周愛娟|責編:徐娟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城市污泥資源化途徑及研究現狀
    1.1.1  城市污泥的基本組成分析
    1.1.2  城市污泥厭氧消化產甲烷
    1.1.3  城市污泥生產生物燃料
    1.1.4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
    1.1.5  以污泥作為能源和原料生產水泥和建築材料
  1.2  城市污泥預處理研究現狀
    1.2.1  物理預處理
    1.2.2  化學預處理
    1.2.3  生物預處理
  1.3  剩餘污泥產酸發酵的研究現狀
    1.3.1  污泥厭氧處理的原理
    1.3.2  污泥厭氧發酵的影響因素
第2章  提高污泥溶胞和酸化性能的預處理方法及策略
  2.1  概述
  2.2  超聲預處理
    2.2.1  超聲頻率對污泥溶胞率及顆粒性有機物溶出的影響
    2.2.2  超聲頻率對短鏈揮發酸產量及分佈的影響
  2.3  微生物衍生型生物表面活性劑
    2.3.1  揮發酸產量和組成影響
    2.3.2  顆粒性有機物的水解
    2.3.3  胞外水解?活性及揮發酸累積機理解析
    2.3.4  鼠李糖脂的可行性及原位合成分析
  2.4  植物衍生型生物表面活性劑
    2.4.1  剩餘污泥厭氧水解過程的強化作用
    2.4.2  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剝離分析
    2.4.3  揮發酸產量及組成影響
    2.4.4  皂?促進污泥厭氧消化速率的機理解析
    2.4.5  皂?預處理的可行性分析
  2.5  化學預處理
    2.5.1  化學預處理對剩餘污泥厭氧水解的影響
    2.5.2  不同化學預處理剩餘污泥厭氧發酵最佳產酸時間的確定
    2.5.3  化學預處理對半連續流厭氧發酵產酸效能的影響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農業秸稈調質對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轉化的影響
  3.1  我國秸稈資源利用現狀和本章概述
    3.1.1  我國秸稈資源利用現狀
    3.1.2  本章概述
  3.2  玉米秸稈調質比例及調質形式的優化
    3.2.1  污泥水解及有機質濃度變化規律
    3.2.2  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濃度變化規律
    3 2.3  VFAs產量及組成結構變化規律
    3.2.4  氨磷的釋放規律
  3.3  污泥與玉米秸稈共發酵基質的厭氧消化動力學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模型參數求解
    3.3.3  模型模擬結果分析與評價
    3.3.4  模型應用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菌糠投加對污泥共發酵產酸性能影響
  4.1  雙孢菇菌糠處理與處置現狀
  4.2  基於UD-RSM法優化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
    4.2.1  鹼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2.2  熱鹼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2.3  超聲預處理剩餘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3  污泥預處理對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性能提升的影響
    4.3.1  溶解性有機質的變化
    4.3.2  揮發酸產量及其組成的變化
    4.3.3  氨氮和磷的釋放規律
    4.3.4  水解發酵過程中水解?活性的變化
    4.3.5  污泥減量化程度分析
  4.4  不同共發酵體系產揮發酸經濟性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釀造廢棄物投加對污泥共發酵產酸性能影響
  5.1  概述
  5.2  醋糟調質對剩餘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的影響
    5.2.1  醋糟性質
    5.2.2  不同預處理醋糟對污泥發酵水解過程的影響
    5.2.3  不同預處理醋糟對污泥發酵產酸過程的影響
    5.2.4  污泥發酵過程甲烷累積產量的變化
    5.2.5  污泥發酵過程中無機鹽的釋放
  5.3  釀造廢棄物調質對剩餘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的影響
    5.3.1  釀造廢棄物組分
    5.3.2  不同釀造廢棄物對污泥發酵水解過程的影響
    5.3.3  不同釀造廢棄物對污泥發酵產酸過程的影響
    5.3.4  污泥發酵過程甲烷累積產量的變化
    5.3.5  污泥發酵過程中無機鹽的釋放
  5.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第1章  緒論
  1.1  城市污泥資源化途徑及研究現狀
    1.1.1  城市污泥的基本組成分析
    1.1.2  城市污泥厭氧消化產甲烷
    1.1.3  城市污泥生產生物燃料
    1.1.4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
    1.1.5  以污泥作為能源和原料生產水泥和建築材料
  1.2  城市污泥預處理研究現狀
    1.2.1  物理預處理
    1.2.2  化學預處理
    1.2.3  生物預處理
  1.3  剩餘污泥產酸發酵的研究現狀
    1.3.1  污泥厭氧處理的原理
    1.3.2  污泥厭氧發酵的影響因素
第2章  提高污泥溶胞和酸化性能的預處理方法及策略
  2.1  概述
  2.2  超聲預處理
    2.2.1  超聲頻率對污泥溶胞率及顆粒性有機物溶出的影響
    2.2.2  超聲頻率對短鏈揮發酸產量及分佈的影響
  2.3  微生物衍生型生物表面活性劑
    2.3.1  揮發酸產量和組成影響

    2.3.2  顆粒性有機物的水解
    2.3.3  胞外水解?活性及揮發酸累積機理解析
    2.3.4  鼠李糖脂的可行性及原位合成分析
  2.4  植物衍生型生物表面活性劑
    2.4.1  剩餘污泥厭氧水解過程的強化作用
    2.4.2  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剝離分析
    2.4.3  揮發酸產量及組成影響
    2.4.4  皂?促進污泥厭氧消化速率的機理解析
    2.4.5  皂?預處理的可行性分析
  2.5  化學預處理
    2.5.1  化學預處理對剩餘污泥厭氧水解的影響
    2.5.2  不同化學預處理剩餘污泥厭氧發酵最佳產酸時間的確定
    2.5.3  化學預處理對半連續流厭氧發酵產酸效能的影響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農業秸稈調質對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轉化的影響
  3.1  我國秸稈資源利用現狀和本章概述
    3.1.1  我國秸稈資源利用現狀
    3.1.2  本章概述
  3.2  玉米秸稈調質比例及調質形式的優化
    3.2.1  污泥水解及有機質濃度變化規律
    3.2.2  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濃度變化規律
    3 2.3  VFAs產量及組成結構變化規律
    3.2.4  氨磷的釋放規律
  3.3  污泥與玉米秸稈共發酵基質的厭氧消化動力學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模型參數求解
    3.3.3  模型模擬結果分析與評價
    3.3.4  模型應用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菌糠投加對污泥共發酵產酸性能影響
  4.1  雙孢菇菌糠處理與處置現狀
  4.2  基於UD-RSM法優化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
    4.2.1  鹼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2.2  熱鹼預處理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2.3  超聲預處理剩餘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工藝參數優化
  4.3  污泥預處理對污泥與菌糠共發酵產酸性能提升的影響
    4.3.1  溶解性有機質的變化
    4.3.2  揮發酸產量及其組成的變化
    4.3.3  氨氮和磷的釋放規律
    4.3.4  水解發酵過程中水解?活性的變化
    4.3.5  污泥減量化程度分析
  4.4  不同共發酵體系產揮發酸經濟性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釀造廢棄物投加對污泥共發酵產酸性能影響
  5.1  概述
  5.2  醋糟調質對剩餘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的影響
    5.2.1  醋糟性質
    5.2.2  不同預處理醋糟對污泥發酵水解過程的影響
    5.2.3  不同預處理醋糟對污泥發酵產酸過程的影響
    5.2.4  污泥發酵過程甲烷累積產量的變化

    5.2.5  污泥發酵過程中無機鹽的釋放
  5.3  釀造廢棄物調質對剩餘污泥發酵產酸及蛋白質降解的影響
    5.3.1  釀造廢棄物組分
    5.3.2  不同釀造廢棄物對污泥發酵水解過程的影響
    5.3.3  不同釀造廢棄物對污泥發酵產酸過程的影響
    5.3.4  污泥發酵過程甲烷累積產量的變化
    5.3.5  污泥發酵過程中無機鹽的釋放
  5.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