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市場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北京相聲為個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俗學研究書系

  • 作者:祝鵬程|責編:張林|總主編:朝戈金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17883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近年來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一部創新之作。全書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核心觀念為切入點,來觀照當下中國非遺保護的實踐情況。作者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為個案,全面考察其在當代北京文化市場中的傳承狀態、生產過程與社會效應,挖掘其對於當下民眾的多元意義,並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與《公約》的對比中揭示國內非遺保護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並描繪出民間社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有的理想狀態。全書突出展示了民間文化資源介入公共文化建設的可能性,對於推進民俗學、民間文學學科的社會參與不無裨益。

作者介紹
祝鵬程|責編:張林|總主編:朝戈金
    祝鵬程,男,漢族,1985年生於浙江紹興。201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民俗學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2016年1月出站留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曾任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中心訪問研究員、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俗學與音樂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口頭傳統、曲藝、謠言、民間文化的現代變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表論文十余篇,譯有《金拱向東:麥當勞在東亞》。

目錄
緒論
  一  從物質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的更新
  二  研究個案的確立:市場化進程中的北京相聲
  三  國內外研究狀況綜述
  四  本書的研究方法
  五  本書涉及的主要相聲術語
第一章  從市井到廟堂:前非遺時代的相聲
  一  市井相聲:內生驅動型傳承(1850—1949年)
  二  外力改造型傳承:成為寓教於樂的民族藝術(1949—2000年)
  三  民族藝術·廟堂遺產:相聲經典化之路的得與失
第二章  成為非遺后的相聲:多元主體的保護實踐
  一  政府主導式保護
  二  市場化經營式保護
  三  民間自髮式保護
  四  傳承方式的變化
  五  多元主體保護實踐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想象民族傳統:小劇場相聲的言說與實踐
  一  「本真性」與小劇場相聲的相遇
  二  周末相聲俱樂部:展演民族精華
  三  德雲社:再現「國粹」
  四  本真性:一個神話的功能與悖論
第四章  從「打內」到「打外」:文化多樣性視角下的相聲生產
  一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多樣性
  二  大眾傳媒影響下的藝術生產
  三  從「打內」到「打外」:文化多樣性的可能性與困境
第五章  讓民間發聲?:作為公共言論的相聲
  一  作為公共言論的相聲:回顧和展望
  二  當代相聲的言說境遇:在對話與「喉舌」之間
  三  非主流相聲:狂歡與民粹
  四  理性言說的漫漫長路
結語
  一  市場化進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主體保護實踐的可能性
  二  工具理性引導下的保護實踐:忽視人的權益
  三  「社區賦權」在非遺保護中的重要性
  四  反思《公約》的制度設計:對非遺保護有效性的反思
  五  國內非遺研究的局限與克服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