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忠貞不貳(遼代的越境之舉精選版)(精)/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 作者:(英)史懷梅|責編:張欣|總主編:劉東|譯者:曹流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69959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改變了以往以民族主義概念觀察歷史問題的視角,將10世紀燕雲地區部分漢人官員和將領依附契丹政權的史實作為切入點,重新探討了從唐滅亡至宋遼「澶淵之盟」間這一複雜時期內人們忠君觀念和邊界意識的變化,以及族群間文化衝突與認同等一系列重要問題。該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專註于界定一系列概念並探討相關觀念的變化,包括邊界、族性、忠誠的意識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通過對不同時期越境入遼的代表人物李澣、韓延徽、張礪、趙延壽、王繼忠的個案分析,揭示了特殊歷史階段人們的不同選擇。

作者介紹
(英)史懷梅|責編:張欣|總主編:劉東|譯者:曹流

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部分  邊界、分界線與越境者——概念與背景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民族主義的概念範疇
    一些定義
    邊界:領土與權力
    與族性相關的問題
    忠的問題
    史書編纂中的邊界與10世紀的文獻
  第2章  生與死——忠的概念和運用
    一個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漢代的選擇方式
    漢代以降的理想與現實
    唐代對忠的一系列解釋
    五代時期忠的思想
    北宋的史書編纂:一個實質的變化
    結論
  第3章  跨越邊界與邊界的移動——第一批遼南人
    越境的類型
    10世紀早期的分裂與選擇
    10世紀中葉的聯盟與戰爭
    10世紀後期的戰爭與國家的形成
    其他的越境方式
    文化類型
第二部分  為遼效力——人生
  第4章  邊疆地區的忠——締造者與儒家
    為遼效力
    在遼的早期成就
    離開與返回
    為南朝效力
    對選擇的描述
  第5章  邊界概念的出現——兩種為遼效力的方式
    來自朝廷內部的觀點
    遼與晉:聯盟與戰爭中的忠誠與邊界
    邊界與忠:文化或政治
  第6章  畫一條線——對忠的重新定義
    忠貞至死?947年遼征服以後的李澣
    變節:王繼忠的越境與澶淵之盟的影響
    效力于遼
    不確定性
  結論  邊界的確定——從古至今
    10世紀對忠的理解的變化
    從實用主義到永恆真理:史書編纂中的遼南人
    南方文獻與《遼史》對「心系南朝」情感的描寫
    超越族性與民族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再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