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藝學研究論文寫作(案例與方法)/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叢書

  • 作者:編者:曾軍|責編:陳強//倪天辰
  • 出版社:上海大學
  • ISBN:9787567145573
  • 出版日期:2022/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9
人民幣:RMB 6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的選編思路最終確定為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聚焦21世紀以來國內文藝學研究的成果,增加這本教材對於研究生來說的當代性和切身性。筆者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讀書做學問、逐步進入專業領域的。博士畢業之後先後經歷了「文化研究的興起」「學術規範大討論」「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之爭」等思潮,直到晚近的「數字人文熱潮」「人工智慧美學」「元宇宙神話」。而我們所指導的研究生現在已經是90后甚至是00后「網路原住民」。一代有一代之學術,作為導師,我們既有責任讓學生熟悉和了解我們所經歷的學術時代,也有義務及時跟進和理解他們正在經歷的社會與文化變遷。二是聚焦文藝學的中國聲音和中國氣派,關注中國文藝學研究新領域的開創、中國化的努力和學術化的典範。經常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哲學社會科學受西學新潮的影響太大,很多學者只滿足於做學術的「二道販子」,照搬、移植西方的學術思想,因而存在「這一代學者不行」、沒有學術原創性等看法。作為這一個時期後半段的親歷者,尤其是整個21世紀以來中國文藝學學科發展的參與者,對此我並不敢苟同。我把「簡單否定改革開放以來引進西學的成績,僅僅用『西化』來概括改革開放40多年的學術發展」的看法命名為「當代虛無主義」,認為「孰不知,在『中學西化』的同時,『西學中化』的進程也在同步進行,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轉換進程也同樣構成了當代中國文論的重要力量」。僅就本教材所選篇目來說,如趙憲章老師的「文學圖像論」就是他歷經十多年時間開墾的全新的研究領域,並作出「21世紀或將是『文學與圖像』的世紀,『文學與圖像』或將成為21世紀文學理論的基本母題」的重要判斷。再如胡亞敏老師的「西方文論關鍵詞」研究代表了這些年來文藝學研究非常重要的「關鍵詞研究」的學術範式所取得的實績。金元浦、陶東風老師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推動的「文化研究」迄今顯然已進入文藝學的知識體系,並改變了一代人的學術思維方式。此外,還有本教材特意遴選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劉俐俐老師為其所承擔的重大項目結項的總結報告,從中可以一窺人文學科「有組織的科研」的奧秘;另一篇是吳子林的「畢達哥拉斯文體」的專論,也是其近些年來致力於從「學術文體」的角度擺脫西方學術影響的努力。

作者介紹
編者:曾軍|責編:陳強//倪天辰
    曾軍,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8)、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界人才(2017)、首屆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015)、上海社科新人(2010)、上海市曙光學者(2009),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6)、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15)等各類項目11項。《巴赫金對當代中國西方文學理論的影響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9),並於2021年出版。先後獲得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次(2019)、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8次(從第8屆到第15屆)、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上海市優秀教材獎等。

目錄
序言 文藝學研究空間的開拓與創新
第一編 文學基礎理論的深耕
  「文學圖像論」之可能與不可能
    作者手記:作為「理論問題」的文學圖像論
  對恩格斯「美學和歷史的觀點」及其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作者手記: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形象思維」的發展、終結與變容
    作者手記:「形象思維」一詞意義之意義
  中國古代文論命題的思維學考察
    作者手記:從思維學角度推進命題研究
  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論形態及其啟示
    作者手記:文獻整理、學術研究與話語表述
第二編 文藝美學思想的深化
  系統闡釋中的意義格式塔
    作者手記:漫說文學之意義
  康德審美判斷力批判的意義
    作者手記:關於論證
  生命與意義——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作者手記:在中國做西學
  論生態美學的美學觀與研究對象——兼論李澤厚美學觀及其美學模式的缺陷
    作者手記:建構生態美學的基本思路
第三編 文化研究空間的開拓
  文化研究:學科大聯合的事業
    作者手記:文藝學的問題意識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流行歌曲的傳播語境與接受效應——以鄧麗君為個案的考察
    作者手記:我為什麼要研究鄧麗君
  身體表徵的現代中國發明:以劉海粟「模特兒事件」為核心
    作者手記:事件研究:解放經驗事實的理論重構
  聲音與「聽覺中心主義」——三種聲音景觀的文化政治
    作者手記:回到聲音本身,探索聲音之外
第四編 文藝學研究方法的開拓
  「概念的旅行」與「歷史場域——《概念的旅行——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導言
    作者手記:概念旅行中的「旅行」
  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論綱——兼及重大項目組織和致思方式呈現
    作者手記:重大項目之「器」如何貫之「道」?
  講故事的人或形式的政治——本雅明視角下的趙樹理
    作者手記:看的辯證法
  「在漢語中出生人死」——「畢達哥拉斯文體」的語言闡釋
    作者手記:述學文體的革命,是時候了!
附錄
  導師寄語:觀劍識器,操曲知音
  學生心得:于文獻與實踐中,體味理論研究的魅力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