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

  • 作者:編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責編:秦丹萍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07664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6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2:低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是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團隊的第11本年度報告。在本報告中,課題組詳細闡述了中國經濟實現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系統論證了低碳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的邏輯關係,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推進低碳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低碳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低碳發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長遠看可增強人民幣硬實力與軟實力;但資源稟賦和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使我國的減排降碳任務尤為艱巨,短期減碳成本和中期轉型風險不容迴避。報告強調轉型工作要抓住以下三個重點:一是構建全面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二是有序推進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低碳轉型,通過改革提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熟度和開放度,為未來爭取國際碳定價主導權奠定基礎;三是積極推動低碳發展的全球治理改革,為未來打造人民幣貨幣區創造條件。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責編:秦丹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成立於2009年12月20日,是專註于貨幣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和新型專業智庫。研究所聘請了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門或金融機構的90余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委員、學術委員和國際委員,80余位中青年專家擔任研究員。     研究所長期聚焦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宏觀經濟、金融監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領域,定期舉辦國際貨幣論壇、貨幣金融(青年)圓桌會議、大金融思想沙龍、麥金農大講壇、陶湘國際金融講堂、IMF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金融科技公開課等高層次系列論壇或講座,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天府金融指數報告》《金融機構國際化報告》《宏觀經濟月度分析報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論和政策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2018年,研究所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院屬研究機構獎,在182家參評機構中排名第一;在《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中獲評A等級,在參評的1065個中國智庫中排名前5%。

目錄
第1章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1.1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變動及其原因
    1.1.1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現狀
    1.1.2  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2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變動的結構分析
    1.2.1  人民幣的跨境貿易計價和結算職能進一步鞏固
    1.2.2  人民幣的國際金融計價交易職能理性回調
    1.2.3  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職能不斷增強
    專欄1—1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發展趨勢與數字人民幣最新進展
  1.3  主要貨幣的國際化指數比較
    1.3.1  美元的國際地位穩中有升
    1.3.2  歐元的國際地位遭到削弱
    1.3.3  英鎊的國際化水平低位徘徊
    1.3.4  日元的國際地位下滑
  1.4  人民幣在國際貨幣格局中的動態比較
    1.4.1  SDR中人民幣份額基本持平
    1.4.2  全球支付交易中人民幣位列第四
第2章  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2.1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2.1.1  結算規模和占比穩中有升
    2.1.2  跨境貨物貿易結算占主導地位,跨境服務貿易結算增速較快
    2.1.3  資本項目成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收付規模繼續擴大的主要推動力
    2.1.4  貿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2.2  人民幣金融交易
    2.2.1  資本與金融項目跨境人民幣結算收付
    2.2.2  人民幣直接投資
    2.2.3  人民幣證券市場
    專欄2—1  全球人民幣資產管理業務蓬勃發展
    2.2.4  人民幣境外貸款
    2.2.5  人民幣外匯交易
  2.3  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
    2.3.1  官方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規模及占比變化
    2.3.2  中國人民銀行與其他國家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
    專欄2—2  IMF批准史上規模最大的新增SDR分配計劃
  2.4  人民幣匯率
    2.4.1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
    2.4.2  人民幣匯率指數
    2.4.3  離岸人民幣匯率
  2.5  資本賬戶開放
第3章  低碳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
  3.1  氣候變化、低碳發展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3.1.1  氣候變化影響長期經濟發展
    專欄3—1  近三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3.1.2  氣候變化要求經濟低碳發展
    3.1.3  低碳發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3.2  低碳發展背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機遇與挑戰
    3.2.1  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和現狀
    3.2.2  低碳發展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遇
    3.2.3  低碳發展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挑戰
  3.3  低碳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意義

    3.3.1  當前低碳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
    3.3.2  低碳發展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長遠意義
  3.4  推進低碳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3.4.1  低碳發展的政策支持
    3.4.2  低碳發展的主要抓手
第4章  構建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
  4.1  低碳轉型的國際經驗借鑒
    4.1.1  供求兩端同時發力的轉型路徑
    專欄4—1  歐美日積極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
    4.1.2  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有機結合的轉型機制
    專欄4—2  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歷程
    專欄4—3  歐盟綠色金融的發展歷程
    專欄4—4  新型稅種——碳稅
    4.1.3  借鑒國際經驗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4.2  我國支持低碳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4.2.1  「雙碳」政策目標與頂層設計
    4.2.2  各級政府行動響應
    4.2.3  對當前「雙碳」政策的評價
  4.3  完善低碳發展政策支持的若干建議
    4.3.1  以國情為基礎形成統一共識
    4.3.2  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
    4.3.3  構建綠色發展內外聯動新格局
第5章  有序實現經濟金融低碳轉型
  5.1  實體經濟低碳轉型
    5.1.1  低碳目標下的中國產業鏈轉型
    5.1.2  低碳目標下的中國產業結構轉型
    5.1.3  實體經濟低碳轉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2  金融體系助力實體經濟低碳轉型
    5.2.1  銀行體系助力實體經濟低碳轉型
    5.2.2  發展碳中和相關股權投資
    5.2.3  發揮保險機構對碳減排的支持作用
    5.2.4  綠色金融政策套利風險及啟示
  5.3  積極應對金融體系低碳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風險
    5.3.1  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與對策
    5.3.2  保險體系面臨的風險與對策
    5.3.3  證券體系面臨的風險與對策
    5.3.4  金融體系面臨的系統性風險與對策
第6章  低碳發展與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6.1  低碳發展與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
    6.1.1  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現狀
    6.1.2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與探索
    6.1.3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助力低碳發展:理論機制和實證總結
  6.2  提升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效率
    6.2.1  全球經濟發展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影響和中國面臨的機遇
    6.2.2  當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6.2.3  依靠改革提高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效率
  6.3  爭取在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定價中的主導權
    6.3.1  一國貨幣成為戰略性商品的計價和結算貨幣是該國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6.3.2  金融市場定價權助推經濟和貨幣國際化:國際經驗
    6.3.3  推動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為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第7章  低碳發展與「一帶一路」投資
  7.1  「一帶一路」中國投資現狀分析
    7.1.1  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成果
    7.1.2  我國在「一帶一路」投資中面臨的問題
  7.2  在低碳發展目標下推進「一帶一路」投資的意義
    7.2.1  「一帶一路」投資低碳化的概念解析
    7.2.2  推動「一帶一路」低碳發展的現實意義
    7.2.3  推進「一帶一路」低碳發展應考慮的問題
  7.3  推進「一帶一路」低碳發展的原則和做法
    7.3.1  鼓勵企業在ESG原則指導下開展「一帶一路」投資活動
    專欄7—1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境管理的進展
    7.3.2  金融機構應積極打造和參與「一帶一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7.3.3  政府應完善相關政策框架並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第8章  低碳發展與全球治理改革
  8.1  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下有關低碳發展的國際合作
    8.1.1  發達國家主導下的全球低碳發展早期合作
    8.1.2  自主承諾全員低碳發展的后巴黎時代
    8.1.3  全球氣候治理中各國的政策與行動
    8.1.4  中國在氣候治理國際合作中的責任擔當
  8.2  現行全球治理體系對低碳發展的支撐不足
    8.2.1  支持低碳經濟轉型政策的外部性與國際協調缺位
    8.2.2  基礎設施投資不足與國際合作不足
    8.2.3  金融創新產生全球聯動與監管協調不足
    8.2.4  國際合作中缺乏對發展中國家的權益保障
  8.3  低碳發展要求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
    8.3.1  低碳轉型政策的國際協調
    8.3.2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國際合作
    8.3.3  對金融創新的全球監管機制建設
第9章  結論與建議
  9.1  主要結論
  9.2  政策建議
附錄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各年度主題概覽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