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0年年會論文集

  • 作者:編者:程東紅|責編:金友泉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ISBN:9787512435926
  • 出版日期:2022/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03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20年年會於2020年9月23至24日在江蘇常州召開,以「新時代、新需求——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新使命」為主題,旨在回應時代需求,進一步激發自然科學博物館發展活力,行穩致遠,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需求。本次會議下設四個分主題與各位參會代表展開研討,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科普內容的策劃、生產與傳播;展覽策劃與展品研發理論與實踐;特色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施;智慧場館理論與實踐。100余名學會會員為會議投稿,經專家評審后,本書從中選出近百篇論文出版,為科技博物館從業者,相關高校、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與研究生,科普產業相關人員等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程東紅|責編:金友泉

目錄
主題1  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科普內容的策劃、生產與傳播
  新冠疫情下科技館應急科普網路作品創作與傳播實踐——以陝西科學技術館為例
  (陳濤  楊遠叢)
  科技館基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科普實踐探究
  (何旭)
  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普內容的策劃、生產與傳播
  (張桂)
  「疫情之下,疫防萬一——傳染病防治科普展」主題展策展記
  (程建亮)
  天津科技館面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開展應急科普的積極探索
  (范寶穎)
  天津科技館在疫情防控下的應急科普實踐
  (許文)
  科普知識傳播的新探索——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科普內容的策劃、生產與傳播
  (劉娟)
  科技館運營過程中遇見的新冠疫情問題及解決對策
  (李娜)
  開展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科普工作的必要性思考
  (鬍子耀)
  「與消博互動和平安同行」——中國消防博物館做強主業創新開展防火防災社教工作
  (周海濱  張捷  王冰)
  基於閉環控制的博物館觀眾服務補救模型探討——以北京天文館為例
  (管峰孟潔)
主題2  展覽策劃與展品研發理論與實踐
  淺談展品互動與展覽方式的思路創新
  (李繼彬)
  淺析科技館展覽展示滲透科學精神的途徑與方法
  (萬望輝)
  科技館展覽問題分析與創新實踐——以河南省科技館新館「探索發現」展廳主題策展為例
  (孫瑩瑩)
  在科技館教育中培養學生審辯式思維——以科技館展項為案例分析
  (魏維)
  因地制宜,精準定位——小成本「精簡版」基本陳列改造實踐探索
  (劉勤學  李梅)
  有型又有料——國內科技館自然展廳設計探索
  (賈嘉)
  基於4M1E的科技館展品故障分析
  (羅好)
  礦物寶石類藏品的展陳方式研究——以張家口地質博物館為例
  (韓禹  田建強  李曉)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科技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研究
  (劉文靜  王宇  田文紅)
  生物塑化標本在自然博物館展陳中的應用
  (隋鴻錦)
  光學專題科技館展覽設計新構想
  (韓瑩瑩  姚爽  賈曉陽)
  探究動物標本展品開發新思路——大熊貓標本形態藝術製作
  (任鵬霏)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實踐探索
  (白加德  胡冀寧)

  科技館展品的研究和創新
  (劉培越)
  博物館創新展覽策劃與展品研發的分析
  (雷凱茜)
  科普科技發展熱點的探索和實踐——以安徽省科技館AR展區建設為例
  (羅斌)
  科技館科普教育活動的創新方式探尋
  (徐麗婷)
  內蒙古科技館科普服務的對策研究
  (毛彥芳  蘇東紅  秦曉華)
主題3  特色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施
  面向幼兒的博物館展廳主題講述的探索與實踐——以國家海洋博物館為例
  (白黎皤)
  對接課標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思考——以「尋找最美的葉子」科學課程為例
  (葉影葉  洋濱)
  淺談以社會熱點創作的科普劇如何有效提升公眾的科學素質
  (徐靜)
  在科技館教育活動中倡導文化自信的新嘗試——以「科學+我是科學家之取水新說」為例
  (張卓  趙成龍)
  淺議科技館開展「深度看展品」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施——以鄭州科學技術館「磁懸浮燈泡」
  活動為例
  (蔡惠)
  館校結合活動案例——釘床
  (劉一卉)
  固本與交融:新時期博物館教育的探索——以中國鐵道博物館為例
  (李海濱)
  探索新形勢下自然類博物館館校共建科普教育活動開發與實施
  (李銀華)
  新時代博物館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
  (吳千)
  探究青少年航空研學活動的定位與開發
  (胡鑫川)
  科普場館開展科普研學的策略——以「少年派的西北漂流記」為例
  (王宇  杜鵑  劉文靜  田文紅)
  基於科研資源開發與實施特色科普教育活動初探——以「無殼孵化小雞」為例
  (魯文文  朱元勛)
  在科技館科學實驗表演中加入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初探——以合肥科技館「誰主沉浮」為例
  (胡超)
  將「熱點」融人海洋故事——以國家海洋博物館科普欄目為例
  (嚴亞玲)
  淺談科技館科學表演活動的館企合作模式
  (陳丹  萬望輝  袁江鷹)
  淺談古詩詞在植物科普教育中的創新應用
  (安玫)
  新時代下天文科普活動的探討
  (楊科)
  關於普惠教育活動開發與實施的探討——以固始科技館為例
  (楊勝剛  王漢文)
  緬懷先賢、牢記使命,發揮自然博物館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以重慶自然博
  物館為例

  (陳鋒)
  淺談自然博物館為中小學教學服務的實踐與認識
  (杜佳芮)
  吉林省科技館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踐
  (范向花  周靜)
  關於博物館舉辦特色教育活動的探討——以洪澤湖博物館為例
  (劉璐)
  以個性化教育活動為抓手提升優質科普內容——以重慶自然博物館為例
  (張虹)
  「科創聯盟」志願服務模式在科普場館中的探索與實踐——以鄭州科技館「館校結合,,工作為例
  (唐鵬)
  基於ADDIE模型的科技館教育活動設計與開發——以山西省科技館2020年科技夏令營為例
  (常佳)
  淺談「科學工作室」特色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踐——以「好玩的空氣』』sTEM系列課程為例
  (李燕)
  淺談科技館提升家庭科學素養的辦法
  (李明)
  整合優勢科普資源,打造精品科普清單——探討如何依托科技志願資源做好校園個性化科普服務
  (陸英)
  農村貧困地區科普工作的思考
  (張國強)
  自然博物館特色教育活動的開發與實施——以「博物館奇妙夜」活動為例
  (雷敏  李晨)
  以PBL模式為核心的博物館教育課程設計——以陝西自然博物館「武林『萌,主』』大熊貓課程為例
  (周岩  李揚  薛鈺  劉梅)
  國內較高水平天文攝影師的現狀調查研究
  (詹想  宋烜  寇文)
  基於系統理論的博物館教育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王雲龍)
  科技館特色科普教育活動開發探索與實踐——以寧夏科技館特色天文科普活動開展為例
  (柴繼山)
  內蒙古科普大講堂公益活動開展所想到的
  (安雪松)
  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養
  (尹可)
  特殊群體教育館校共建科普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馬紅源)
  探索在新時代如何拓展強化科普場館的傳播教育功能
  (章珺)
  以科學文化為導向的教育活動
  (王韜雅)
  「深入發掘博物館資源,探索館校結合的新途徑」——以吉林省暨東北師範大學自然博物館為例
  (魏忠民)
  自然博物館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探討
  (易曉煜  劉彩伶)
  對科技館特色教育活動的思考
  (付蕾  聶思宇)
  對接新課標的館校結合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內蒙古科技館館校結合項目為例
  (楊冬梅  胡新菲  斯日木)
  淺談科技館如何與社區合作開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動——以浙江杭州環西社區為例

  (葉影  項泉  馮慶華)
  淺談鄭州科技館展覽展品和教育活動的研發——「五代同堂嵩山石」展品探究活動的啟發
  (張寧)
  無邊界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以「校園博物館」項目為例
  (王瑩瑩)
主題4智慧場館理論與實踐
  5G時代智慧科技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省科技館新館為例
  (黃雁翔)
  淺析四階循環法建設智慧博物館——以中國濕地博物館為例
  (鄭為貴)
  淺析線上科普活動的開展
  (陸文偉)
  淺談建設智慧場館在科學傳播中的經驗和路徑——以天津科學技術館智慧場館建設為例
  (王瑩)
  新形勢下館校合作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吉林省科技館為例
  (范向花)
  線上科普教育活動直播傳播策略探析——以武漢科技館「雲尚探究」活動為例
  (張婭菲)
  新媒體時代科普教育活動開發——以吉林省科技館科普「雲」課堂活動為例進行分析
  (楊超博)
  科普場館運用短視頻提升科普能力的策略研究
  (王宇  李星  馬亞韜  馮騫)
  新媒體助力科普傳播——以抖音為例
  (史曉)
  場館展品運行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實踐——以廈門科技館為例
  (洪在銀)
  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館線上應急科普的實踐與探索——以內蒙古科技館為例
  (王蕾  秦曉華  特木勒)
  把握科技館信息化時代特性推進現代化科技館體系建設——科技館科普服務信息化開展模式的研究、探索與展望
  (劉一瑞)
  福建博物院自然科學線上線下科普教育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傅永和  彭珠清)
  線上科普活動要成為鮮活的宣教場地——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近期線上活動為例
  (張晚秋)
  關於專業科技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建設的思考
  (馬若泓)
  5G技術構建科技館發展新形態
  (胡晉)
  淺談智慧科技館的探索與實踐——以貴州科技館信息數字化系統平台項目為例
  (張璐  向京)
  淺談推進智慧場館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高雅)
  探究自然博物館線上科普展覽設計——以陝西自然博物館線上科普展覽為例
  (張晨光)
  基於新冠疫情下的科技館發展趨勢探究
  (周孌)
  基於微信社群的科普傳播模式探索——以四川科技館科普社群為例
  (龐博)
  當3D列印遇見渾儀——數字科技賦能天文設計
  (于建峰)

  科技館信息系統智能化理論探究
  (王晶)
  以智慧服務引領智慧博物館建設
  (成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