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農耕文化景觀的生態價值與演變機制研究--以南太湖?港圩田為例

  • 作者:胡敏|責編:李東//陳夕濤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266548
  • 出版日期:2021/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8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文化景觀是世界遺產體系中較新的類型,基礎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在世界遺產名錄中數量偏少、地域差距大,世界遺產委員會、國際文化景觀學界一直呼籲加強亞洲文化景觀理論和類型研究。作為農耕文明時代傑出代表的南太湖?港圩田文化景觀研究,不僅對文化景觀學科發展、遺產保護事業具有理論價值,而且對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堅定文化自信具有現實價值。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分別圍繞生態價值和演進機制進行了論述。在第一部分,界定了華夏傳統農業文化景觀概念和內涵,對?港圩田文化景觀價值進行闡述,提出生態價值是?港圩田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核心,建構「水利-農耕-居住」+「空間-設施-知識」的遺產框架耦合體系。分析了?港圩田的生態效應,測算了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提出其具有耦合、交互、活態、循環四大系統特徵,總結了其獨特土地利用方式中蘊含的田水共治、微改為宜、地盡其才、精耕細作等傳統生態智慧。本研究運用空間分析技術和歷史地理分析方法,對?港圩田的景觀格局進行了解析,提出?港圩田具有水網支配下大尺度一體化的結構特徵,從水網形態、水地關係、田地比例、供養能力、農作距離、聚落選址、村莊形態等方面解析了其空間特徵,並總結了其美學意向。基於氣象觀測資料對?港地區的人體舒適度和農業氣象適應性進行了評價,運用氣象模型模擬分析了?港圩田文化景觀的氣候生態效應。通過研究,證實了?港圩田是人和自然互動下對特定生態環境適應性改造、是華夏傳統農業文化景觀的典型代表,其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生態文明理念、模式和智慧,具有突出生態價值。在第二部分,運用歷史地理分析方法,對?港圩田文化景觀的發展過程進行識別,提出其經歷了孕育、草創、穩定、分化四個演進階段,其形成發展受到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三類驅動力的共同作用,三類驅動力在其演進過程中分別發揮了基礎支撐、核心動力、關鍵保障的作用。用景觀格局分析評估等方法,提出?港圩田文化景觀面臨農業調整、鄉村工業、城鄉建設等威脅,呈現出系統結構失穩、空間形態變異、生態功能退化的變化趨勢,提出應通過產業引導、空間治理、社區參與、機制保障四個層面的協同施策,實現科學保護、有序傳承。

作者介紹
胡敏|責編:李東//陳夕濤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生態文明、文化自信、鄉村振興
    1.1.2  研究意義:本土理論構建、遺產科學保護和遺產地可持續發展
  1.2  研究假設與問題
    1.2.1  科學假說:?港圩田是南太湖地區人與自然長期共同創造的作品
    1.2.2  研究問題:對象識別、價值闡釋、形成機制、保護策略
  1.3  研究對象與範圍
    1.3.1  研究對象:?港圩田文化景觀
    1.3.2  研究範圍:北抵太湖、南到?塘、西到小梅港、東至吳興界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1.4.1  文化景觀遺產:深化地域、類型和生態基礎價值研究是重要方向
    1.4.2  ?港圩田:作為文化景觀的?港圩田相關研究尚未開展
  1.5  研究方法與框架
    1.5.1  研究思路:提出假設-分析論證-構建方法
    1.5.2  研究方法:文獻解讀、田野調查、環境模擬、影像解譯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遺產類型、價值與構成
  2.1  類型認定
    2.1.1  類型提出:華夏傳統農耕文化景觀
    2.1.2  概念辨析:與「農業文化遺產」「灌溉工程遺產」比較
    2.1.3  遺產內涵:華夏傳統農耕文化景觀的特性
    2.1.4  類型判斷:?港圩田是華夏傳統農耕文化景觀的典型代表
  2.2  遺產價值
    2.2.1  歷史價值:太湖地區農耕文明發展變遷的重要實例見證
    2.2.2  科學價值:江南低窪澤區可持續性開發的綜合技術集成
    2.2.3  文化價值:以「?港水利」「稻桑農作」為核心的南太湖鄉村文化樣本
    2.2.4  景觀價值:?港-圩田-聚落和諧共生的特色江南水鄉圖景
  2.3  遺產構成
    2.3.1  遺產框架:「水利-農耕-居住」+「空間-設施-知識」的構成矩陣
    2.3.2  水利系統:水域空間-水工設施-傳統水利水工技藝
    2.3.3  農耕系統:農田空間-耕種設施-傳統種植養殖技藝
    2.3.4  居住系統:聚落空間-建構築物-傳統人居建設經驗及生活習俗
  2.4  小結
第3章  生態價值、智慧和理念
  3.1  生態效應:對太湖及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人工濕地
    3.1.1  流域洪水調蓄
    3.1.2  調節地區小氣候
    3.1.3  過濾凈化水質
    3.1.4  保護生物多樣性
    3.1.5  補給地下水
  3.2  價值測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3.2.1  方法模型選擇
    3.2.2  計算參數確定
    3.2.3  價值測算結論
  3.3  系統特徵:耦合、交互、活態、循環
    3.3.1  耦合:生產、生活、生態功能高度關聯
    3.3.2  交互:水-陸生態系統的邊緣效應顯著

    3.3.3  活態:系統整體結構穩定下的動態平衡
    3.3.4  循環:桑基魚塘、桑基稻田為核心的生態農業
  3.4  傳統智慧:獨特的土地利用方式
    3.4.1  水陸聯動、田水共治
    3.4.2  地盡其才、物盡其用
    3.4.3  順應地形、微改為宜
    3.4.4  規模適度、分區控制
    3.4.5  樹基穩淤、桑柳護岸
  3.5  理念溯源:整體思維模式和人地和諧理念
    3.5.1  天人合一、三才一體的有機整體觀
    3.5.2  陰陽氣動、日月更替的動態平衡觀
    3.5.3  道法自然、五行和諧的生態環境觀
  3.6  小結
第4章  景觀格局與美學意象
  4.1  整體特徵
    4.1.1  格局:水網支配下的大尺度一體化區域
    4.1.2  層次:濱湖、繞漾、臨由貞塘的空間分異和?港人居單元
    4.1.3  模塊:河-村-田-地-塘構成的「圩空間」
  4.2  ?港水系
    4.2.1  水地占比:地八水二、比例適宜
    4.2.2  ?港涇?:橫塘縱?、涇?密織
    4.2.3  漾盪?沼:大小各異、勾連相通
  4.3  稻田桑地
    4.3.1  圩田大小:中位數200畝、均數300畝
    4.3.2  田地比例:稻田與桑地比例從3:1?6:1
    4.3.3  供養能力:從一夫十畝到戶均六畝
    4.3.4  農作距離:800m以內10分鐘左右
  4.4  聚落空間
    4.4.1  選址原則:逐高1臨田、擇寬岸處居之
    4.4.2  形態特徵:散村主導、帶狀拓展下的六種布局模式
    4.4.3  規模密度:單個1公頃多、每平方公里5個左右
    4.4.4  公共空間:宗教建築與,臨水空間主導
  4.5  美學意象
    4.5.1  水網棋布、圩圩相承的大地景觀格局
    4.5.2  戽田採桑、男耕女織的農作場景趣味
    4.5.3  桑稻廣布、菰葭叢生的鄉村田園風光
    4.5.4  ?港圩蚪、灣埭橋壩的地名特色文化
  4.6  小結
第5章  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5.1  技術路線與方法
    5.1.1  研究內容
    5.1.2  技術路線
    5.1.3  典型單元選取
  5.2  ?港地區整體氣候生態效應觀測分析
    5.2.1  基本氣候特徵
    5.2.2  人居環境氣候舒適度評價
    5.2.3  農業氣象適宜性評價
    5.2.4  觀測分析小結
  5.3  典型單元片區的氣候生態效應數值模擬
    5.3.1  氣象數值模式

    5.3.2  氣溫模擬結果
    5.3.3  風場模擬結果
    5.3.4  模擬結論
  5.4  小結
第6章  生成演化與驅動因子
  6.1  演化過程:孕育、草創、穩定、分化
    6.1.1  孕育鋪墊:史前文明至三國
    6.1.2  草創初成:晉至五代
    6.1.3  穩定成熟:北宋到清初
    6.1.4  衰退分化:清中期以降
  6.2  基礎支撐:自然環境的內在驅動
    6.2.1  地理格局:山湖之間的水利咽喉
    6.2.2  地形地貌:北高南低的低窪澤地
    6.2.3  氣候條件:水足光沛的農業良區
    6.2.4  土壤能力:物性合宜的稻土桑地
  6.3  核心動力:多元複雜社會經濟因素的外部影響
    6.3.1  人口增長:持續的機械遷徙和自然增長
    6.3.2  區域開發:海塘、太湖下游排水系統、頓塘
    6.3.3  制度力量:重農國策、賦稅差異、營田與水工機制
    6.3.4  商貿調控:糧食調配和絲綢貿易
  6.4  關鍵保障:水工和農作科技進步的持續推動
    6.4.1  ?港水工:開溝排水、疏浚維護
    6.4.2  築圩理田:分層整治、分區排水
    6.4.3  水稻種植:深耕勤耘、肥多精管
    6.4.4  桑蠶種養:培育湖桑、蠶種遴選
  6.5  小結
第7章  變化趨勢與保護策略
  7.1  變化趨勢:系統結構失穩、空間形態變異、生態功能退化
    7.1.1  ?港水系:河道部分消失、漾盪面積收縮
    7.1.2  圩田景觀:耕地總量減少、田地變為蟹塘
    7.1.3  村鎮聚落:面積規模擴大、形態發生變異
    7.1.4  景觀格局:斑塊破碎明顯、生境逐步退化
    7.1.5  生態效應:夏季增溫明顯、育稻條件變差
    7.1.6  傳統文化:歷史遺存消失,知識技藝失傳
  7.2  威脅影響:農業調整、鄉村工業、城鄉建設
    7.2.1  農業結構變化:市場引導下的高附加項目取代傳統稻桑種養
    7.2.2  生產方式轉變:規模化農業生產導致聯併合圩
    7.2.3  鄉村工業侵襲:環境污染、景觀異質和人口爭奪
    7.2.4  城鄉建設影響:城鎮空間蔓延侵蝕和基礎設施嵌入
  7.3  保護原則
    7.3.1  傳承核心價值,延續生態文明
    7.3.2  保持結構穩定,實現可控變化
    7.3.3  加強功能協同,實施整體保護
    7.3.4  引導多方參與,推動可持續發展
  7.4  保護策略
    7.4.1  產業引導:重塑生態農業,發展鄉村旅遊
    7.4.2  空間治理:加強底線管控,恢復案觀格局
    7.4.3  社區共建:結合鄉村自治,實現共謀共享
    7.4.4  政策支持:補貼傳統農業,實施生態補償
    7.4.5  遺產申報:做好基礎工作,備選世界遺產

  7.5  小結
第8章  結語
  8.1  主要結論
  8.2  主要創新點
    8.2.1  理論創新:系統闡述了?港圩田文化景觀的本體論、價值論、形態特徵、演進機制等基礎理論問題
    8.2.2  方法創新:探索了定量定性結合、多學科交叉的大尺度、活態性遺產研究技術方法
  8.3  不足與展望
    8.3.1  不足之處:研究範圍局限、生物多樣性維度缺失
    8.3.2  研究展望:建構華夏傳統農耕文化景觀保護理論框架
附錄
  清末入湖?港數據一覽表
  ?港地區20世紀80年代初地名統計
  ?港地區1968年氣候舒適度逐日評價結果
  ?港圩田發展相關事件一覽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清末入湖?港形勢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