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明代衛所制度與貴州地域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 作者:吳才茂|責編:宋燕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84636
  • 出版日期:2021/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明清時期貴州地域社會的形成,與明代衛所制度有直接和緊密的聯繫,正是衛所制度的推行及其變動,造就了貴州文化多元並存的基礎。實土衛所逐漸向州縣系統演進,貴州政區格局得以形成;衛所城的選址、築建與變遷,逐漸由軍事功能轉變為兼具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中心的城鎮;衛學教育開啟民智、推行教化及其在科舉競爭中的優勢,逐漸形成了貴州的文化區域中心,並加速了風俗分區的形成;衛所移民持續遷入而逐漸形成的軍戶群體,不僅改變了貴州的人口結構與民族關係,而且與少數民族人群一道,逐漸開拓出了貴州地域社會中的多樣性景觀,漢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涵化,使貴州地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態。

作者介紹
吳才茂|責編:宋燕鵬
    吳才茂,男,1981年生,苗族,貴州天柱人,2006年本科畢業於湛江師範學院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9年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入職凱里學院。現為凱里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貴州省史學會理事,貴州省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會員。曾主持完成2010年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清代黔東南苗族婦女的婚姻與生活研究」等項目。先後在《安徽史學》《明清論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中國吏研究動態》《西南大學學報》《江漢論壇》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曾獲凱里學院「優秀教師」「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稱號和獎項。論文《從契約文書看清代以來清水江下游苗、侗族婦女的權利地位》獲「貴州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二等獎」。2015年入選「首屆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創新人才」。

目錄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學術史回顧與評述
  三  研究思路與基本方法
  四  資料運用與論文框架
第一章  明初貴州邊疆形勢與衛所設置
  一  土官的歸附及其對策
  二  雲南戰略中的貴州建設
  三  少數民族變亂與衛所設置
  四  結語
第二章  衛所變革與貴州政區格局的演進及形成
  一  衛所在明代的變革
  二  衛所在清代的變革
  三  衛所變動與政區演變
  四  結語
第三章  衛所城址的築建、演變與貴州城鎮的形成
  一  衛所城的選址
  二  衛所城的分佈
  三  衛所城的形制與功能
  四  衛所城的演變與城鎮的形成
  五  結語
第四章  衛學教育與貴州文化區域的初步形成
  一  衛學設置及其特點
  二  衛學之目的與偃武修文思想之興起
  三  衛籍人員的科舉競爭力
  四  科舉競爭力的地域差異
  五  文化區域的初步形成
  六  結語
第五章  衛所官軍的籍貫及其對貴州民族分佈的影響
  一  平越衛官軍的籍貫與升遷
  二  威清衛官軍的籍貫與升遷
  三  安南衛官軍的籍貫與升遷
  四  清浪衛官軍的籍貫與升遷
  五  平溪衛官軍的籍貫與升遷
  六  衛所後裔之去向及其對民族分佈的影響
  七  結語
第六章  衛所武官後裔的身份變遷與村落形成——以銅鼓衛劉氏指揮使為例
  一  銅鼓衛的築建與「苗境」控制
  二  銅鼓衛武官的來源與襲替
  三  劉氏指揮使後裔的身份變遷
  四  劉氏與三門塘村落的形成
  五  結語
第七章  衛所衛軍後裔的身份堅守與「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戶所為例
  一  衛軍後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記憶與歌謠傳唱
  二  追尋「狀元」的軌跡:王昌齡在隆里所人身份堅守中的整合作用
  三  互動的邊界:隆里所人與土司及周邊民族的交往
  四  結語
餘論
徵引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