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如何製造一個人(改造生命的科學和被科學塑造的文化)

  • 作者:(英)菲利普·鮑爾|責編:孫未末|譯者:李可//王雅婷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29832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17年夏,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從菲利普·鮑爾的肩上取下一小塊組織,用這些組織的細胞開展了一項特殊的實驗。8個月后,這些細胞發育組裝成了一個迷你大腦:細胞的種類不僅從皮膚細胞轉變成了神經元,而且細胞之間還形成了大腦中那樣的神經連接,能夠傳遞神經信號。
    隨著幹細胞、基因編輯、體細胞克隆、組織工程等技術的發展,這類看似只可能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正在或即將成為現實。在《如何製造一個人》中,菲利普·鮑爾回顧了人類認識和改造生命的歷史,並引領讀者去領略這一領域當今最前沿的進展:創造各式各樣的迷你器官並把它們組裝起來;用豬作為器官工廠,生產可供移植的人體器官;通過3D列印的方法列印組織甚至器官;見證中國科學家創造出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猴……
    在增進人類對生命的理解的同時,這些領域的科學進步也在塑造著文化和社會。從小說《弗蘭肯斯坦》到《美麗新世界》,從電影《黑客帝國》到藝術作品「豬的翅膀」,作者引用文學、藝術、電影等諸多領域的例子,展示了科學是如何影響文化和社會風潮的。
    科技的進步不僅會惠及人類的健康,同時也可能帶來前所未見的社會、倫理和哲學問題:是否應該允許創造人和動物的嵌合體生物?胚胎髮育到什麼階段時就應該被視作一個人?對於培育出的有感知能力的迷你大腦,我們應該承擔道德責任嗎?當人腦可以被電腦充分模擬時,人與非人的邊界在哪裡?對於這些問題,作者都以優雅的筆觸逐一進行了探討。讀完這本書後,你對人體、人性以及生命科學的理解將會與此前截然不同。

作者介紹
(英)菲利普·鮑爾|責編:孫未末|譯者:李可//王雅婷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牛津大學化學學士,布里斯托爾大學物理學博士(在讀期間也玩了很多音樂),自由科普作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曾在《自然》雜誌擔任物理學編輯二十余年。著有《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量子力學,怪也不怪》《明亮的泥土》《如何製造一個人》等。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引言:培養皿中的大腦
第1章  生命的碎片:細胞的過去與現在
第2章  軀體的構建:傳統的造人方式
插曲Ⅰ  人是一個超有機體:從細胞到群體
第3章  永生的肉體:如何在體外培養組織
插曲Ⅱ  英雄與惡棍:癌症、免疫和我們的細胞生態系統
第4章  命運的轉折:如何重編程一個細胞?
第5章  零件工廠:用重編程細胞製造組織和器官
第6章  我血肉的血肉:關於未來之性和生殖的困惑
第7章  造人技術的未來:可怕的後代?
插曲Ⅲ  孤獨心靈的哲學:大腦能在培養皿中存活嗎?
第8章  血肉的回歸:接受肉體的自我
致謝
引文註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