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交媒體公信力/未來傳播書系

  • 作者:詹騫|責編:房遠|總主編:宮承波
  • 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
  • ISBN:9787504384423
  • 出版日期:2020/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6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現實出發,基於紮實的數據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構建了點面結合、層次分明的社交媒體公信力評析體系。本專著可供新聞管理機構的管理人員、政府機構的新媒體運營、管理人員閱讀和參考,以期更好的協同市場來引導社交媒體的良性發展。

作者介紹
詹騫|責編:房遠|總主編:宮承波
    詹騫,女,湖北黃岡人,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傳播學)博士。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傳播、新媒體與社會治理、傳播研究方法等。已出版專著一部,參編教材多本,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並完成多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社科規劃青年項目等。

目錄
第一章  近年來我國媒體公信力與社交媒體公信力研究
  第一節  我國媒體公信力的研究現狀與發展
    一、「公信力」與「可信度」:中西方概念的同一性
    二、媒體公信力測評量表的變遷
    三、媒體公信力的多樣性影響因素
    四、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公信力研究的轉向
  第二節  社交媒體公信力:媒體公信力研究的新階段
    一、研究的傳統取向
    二、研究的新視角:價值觀傳播與社會資本
    三、研究的新亮點:眼動研究方法的引入
    四、研究的新挑戰:伴隨社交媒體出現的傳播困境
第二章  近年來西方網路媒體與社交媒體公信力研究
  第一節  研究對象多樣而豐富
    一、來源可信度
    二、信息可信度
    三、新聞可信度
    四、網站可信度
    五、平台可信度
    六、渠道可信度
    七、在線百科全書可信度
    八、社交媒體可信度
    九、機構信任研究
    十、可信度對比研究
    十一、可信度的反向作用
  第二節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實驗法
    二、問卷法
    三、焦點小組
    四、訪談法
    五、文獻研究法
    六、量表方法
    七、紮根理論研究法
  第三節  研究涉及的相關理論
    一、敵意媒體效應
    二、甘姆遜假說
    三、媒介依賴
    四、樂觀主義偏見
    五、記者角色構想
  第四節  影響可信度的多種因素
    一、人口統計學變數
    二、個人政治傾向
    三、網站的特性
    四、媒介使用與互動
    五、媒介使用目的
    六、媒介類型
    七、媒體依賴
    八、媒介的本源特性
    九、語境
    十、內容生產機制
    十一、人際信任

    十二、自我效能
    十三、媒介透明度
  第五節  可信度研究的方法與模型
    一、兩步聚類分析
    二、語境方法
    三、附加評估模型
    四、網路可信度過程判斷模型
    五、公眾信任評價框架
  第六節  網路媒體與社交媒體可信度的測評指標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以質化方法為主的前期調研
    一、對網路用戶言行的田野觀察
    二、對高校學生和職場人士的面訪
    三、初步構建社交媒體公信力評價詞表
  第二節  以量化方法為主的中後期研究
    一、依托微信平台的小規模網路問卷調查
    二、面向十個省的大規模網路問卷調查
    三、數據分析
第四章  社交媒體公信力測評量表研究
  第一節  公信力原始量表
  第二節  基於微信問卷確立的初始量表
    一、項目分析和信度分析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三節  基於1020份網路問卷確立的最終量表
  第四節  社交媒體公信力量表解讀
    一、高可信度的社交媒體信息值得信任
    二、管理良好的社交媒體平台值得信任
    三、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台值得信任
第五章  社交媒體公信力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
  第一節  社交媒體公信力總體狀況分析
    一、社交媒體公信力評價
    二、各類媒介的「未使用」人次比較
    三、不同類型社交媒體的相對公信力比較
    四、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相對公信力比較
    五、對社交媒體公信力的整體感知
  第二節  社交媒體公信力影響因素研究
    一、網路使用與公信力評價
    二、網路依賴與公信力評價
    三、網路透明性與公信力評價
    四、新聞捲入程度與公信力評價
    五、人際信任與公信力評價
    六、自我效能與公信力評價
    七、網路使用動機與公信力評價
    八、網路參與程度與公信力評價
    九、網路認知與公信力評價
    十、用戶體驗與公信力評價
    十一、人口統計學變數與公信力評價
  第三節  多個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
第六章  社交媒體公信力的建構分析及價值評述
  第一節  社交媒體時代的信息轉型

    一、新聞承載主體的遷移
    二、新聞生產的變革
    三、沉浸式傳播強化了「社交」屬性
    四、后真相時代削弱了用戶對信息「準確」的追求
  第二節  社交媒體公信力的生成機制
    一、基於屬性的信任建構
    二、基於過程的信任建構
    三、基於制度的信任建構
  第三節  社會責任視野下的社交媒體
    一、社交媒體的社會責任
    二、基於公信力的社會責任再思考
    三、社交媒體推進社會協同
  第四節  社交媒體信任與社會普遍信任
    一、社交媒體時代的社會信任構成
    二、社交媒體信任增進整體社會信任
    三、社交媒體發展建議
附錄1:社交媒體平台及信息公信力前測問卷
附錄2:中國社交媒體公信力調查問卷
附錄3:因子分析、交互分析及頻數分析表
附錄4:獨立樣本T檢驗、同質性檢驗表
附錄5:方差分析均值多重比較結果表
英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