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學十講(精)

  • 作者:周裕鍇|責編:王汝娟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45014
  • 出版日期:2020/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97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西方和中國,都有源遠流長的文本解釋的傳統。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學術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地對經典文本的闡釋的過程。本書分為十講,所討論的不是哲學層面的所謂「本體論闡釋學」,而是文學批評層面的「方法論闡釋學」。故書中著重介紹中國自先秦以來的關於文學作品解釋的傳統,力圖將文學闡釋的觀念、方法與詩歌的註釋形式、文集的編纂方式結合起來考察,從中見出某種共同的「闡釋學眼光」。

作者介紹
周裕鍇|責編:王汝娟

目錄
緒論  闡釋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一講  中國和西方闡釋學主要原理和原則
  第一節  郢書燕說與鄭璞周鼠
  第二節  西方闡釋學的部分概念
  第三節  西方其他與文本閱讀、理解相關的理論
第二講  關於中國文學闡釋學方法的「右文說」
  第一節  驛:文獻學與闡釋學
  第二節  譯:語言學與闡釋學
  第三節  釋:文學與闡釋學
  第四節  繹:文藝學與闡釋學
  第五節  擇:闡釋共同體的公論
  餘論  懌:學術研究的心態
第三講  詩歌、詩人與解釋者的關係以及解詩原則
  第一節  詩言志——定義述略
  第二節  「詩言志」的方式
  第三節  斷章取義
  第四節  以意逆志
  第五節  知人論世
第四講  詩之比興與易之象的關係及由此產生的解釋觀念
  第一節  比興定義的演變
  第二節  易之象的內涵
  第三節  詩之興與易之象的對應關係
  第四節  仁者見仁,知者見知
第五講  言意之辨以及詩歌的理解與解釋
  第一節  言盡意論
  第二節  言不盡意論
  第三節  得意忘言
  第四節  言外之意
第六講  詩歌「本義」與詩人「本意」的追求
  第一節  從「正義」到「本義
  第二節  言與志的同一性
  第三節  深觀其意
第七講  歷史背景決定詩意理解與解釋的觀念
  第一節  背景的意義
  第二節  詩史說的泛化
  第三節  年譜與編年詩
  第四節  本事與本義
  第五節  詩史互證
第八講  典故密碼的破解以及與作者對話
  第一節  以故為新
  第二節  齊言喻楚
  第三節  抉隱發藏
  第四節  以才學為注
第九講  從去意圖、尚韻味到反詮釋、非詩史傾向
  第一節  無意于文
  第二節  九方皋相馬
  第三節  去意尚味
  第四節  水月鏡象
  第五節  詩不必注
  第六節  詩非史

第十講  以解釋者為中心的主觀性詮釋觀念
  第一節  觀詩各隨所得
  第二節  借杯澆臆
  第三節  公共產權
  第四節  精神融合
  第五節  意解與心解
餘論  中國古典詩歌的文本類型與闡釋策略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