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移動感測器與情境感知計算/智能科學與技術叢書

  • 作者:(美)瑪尼什·J.賈加|譯者:陳彥如//張媛媛//陳良銀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33006
  • 出版日期:2019/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4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由Intel技術專家撰寫,是基於移動計算的感測器生態系統架構指南,涵蓋不同行業的應用實例。
    當今,虛擬現實、無人機、自動駕駛等新技術呈現百花齊放之狀,為了做出智能決策和豐富用戶體驗,情境感知正成為這些計算設備和應用程序的必要條件。其中,感測器技術起著關鍵作用,它幫助用戶真正成為所有操作的核心。
    書中討論了如何將硬體、軟體、感測器和操作系統融合起來,以創建新一代的情境感知移動應用。基礎知識部分包括感測器概念、感測器使用、感測器平台、軟硬體融合體系結構、原型設計和驗證等,涉及安全、隱私、電源管理以及交互等關鍵問題。應用實例部分包括手勢識別、能量收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醫療健康,以及日益廣泛的信息物理系統和物聯網應用。

作者介紹
(美)瑪尼什·J.賈加|譯者:陳彥如//張媛媛//陳良銀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緒論
  1.1  移動計算的定義
  1.2  移動計算系統面臨的約束與挑戰
    1.2.1  資源不足
    1.2.2  低安全性和低可靠性
    1.2.3  間斷性連接
    1.2.4  能耗限制
  1.3  歷史視角與市場影響
    1.3.1  增強用戶體驗
    1.3.2  改進相關技術
    1.3.3  新的影響因素
    1.3.4  新增的連接項/計算項
  1.4  市場趨勢與發展領域
    1.4.1  新感測器技術和產品
    1.4.2  感測器融合
    1.4.3  新應用領域
  1.5  參考文獻
第2章  情境感知計算
  2.1  情境感知計算簡介
    2.1.1  情境感知基礎設施的交互級別
    2.1.2  普適計算
    2.1.3  普適計算面臨的挑戰
  2.2  情境
    2.2.1  計算情境
    2.2.2  被動與主動情境
    2.2.3  情境感知應用程序
  2.3  位置感知
  2.4  定位演算法
    2.4.1  到達角
    2.4.2  到達時間
    2.4.3  到達時間差
    2.4.4  接收信號強度
  2.5  參考文獻
第3章  感測器和執行器
  3.1  術語概述
  3.2  感測器生態系統概述
    3.2.1  位置感測器
    3.2.2  接近感測器
    3.2.3  壓力感測器
    3.2.4  觸摸感測器
    3.2.5  生物感測器
  3.3  參考文獻
第4章  感測集線器
  4.1  感測集線器簡介
    4.1.1  專用微控制器
    4.1.2  基於應用處理器的感測集線器
    4.1.3  帶微控制器的感測集線器

    4.1.4  基於FPGA的感測集線器
  4.2  具有微控制器的Atmel SAM D20感測集線器
    4.2.1  Cortex-M0+處理器及其外圍設備
    4.2.2  設備服務單元
    4.2.3  電源管理單元
    4.2.4  系統控制器
    4.2.5  看門狗定時器
    4.2.6  實時計數器
    4.2.7  外部中斷控制器
    4.2.8  串列通信介面
  4.3  Intel Moorefield平台(基於應用處理器的感測集線器)
  4.4  帶微控制器的基於STMicro-electronics感測器的集線器(LIS331EB)
  4.5  參考文獻
第5章  電源管理
  5.1  電源管理簡介
  5.2  ACPI電源狀態
    5.2.1  ACPI全局電源狀態
    5.2.2  ACPI睡眠狀態
    5.2.3  ACPI設備電源狀態
  5.3  感測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的電源管理
    5.3.1  Android Wakelock架構
    5.3.2  Windows連接待機
    5.3.3  硬體自主電源門控
  5.4  感測器中的電源管理架構示例
    5.4.1  感測器中的自主電源管理架構
    5.4.2  基於應用的電源管理架構
    5.4.3  電源管理方案
  5.5  典型感測集線器中的電源管理
    5.5.1  Atmel SAM G55G/SAM G55中的電源管理實例
    5.5.2  Xtrinsic FXLC95000CL
  5.6  參考文獻
第6章  軟體、固件與驅動程序
  6.1  軟體組件簡介
  6.2  Windows感測器軟體堆棧
    6.2.1  感測器驅動程序配置
    6.2.2  感測器類擴展實現
    6.2.3  感測器狀態
    6.2.4  感測器融合
  6.3  Android感測器軟體堆棧
    6.3.1  Android感測器框架
    6.3.2  硬體應用層
    6.3.3  Android感測器類型和模式
    6.3.4  Android感測器融合/虛擬感測器
  6.4  感測集線器軟體和固件架構
    6.4.1  Viper內核
    6.4.2  感測器驅動程序
    6.4.3  感測器HAL
    6.4.4  感測器核心
    6.4.5  感測器客戶端
    6.4.6  協議介面

    6.4.7  固件和應用程序載入過程
    6.4.8  情境感知框架
    6.4.9  節能型固件架構
  6.5  參考文獻
第7章  感測器驗證和軟硬體協同設計
  7.1  驗證策略和挑戰
  7.2  通用驗證階段
    7.2.1  質量和技術準備設計
    7.2.2  硅前模擬
    7.2.3  原型
    7.2.4  系統驗證
    7.2.5  模擬驗證
    7.2.6  兼容性驗證
    7.2.7  軟體/固件驗證
    7.2.8  生產資質
    7.2.9  硅調試
    7.2.10  感測集線器硅前驗證
    7.2.11  監視器
    7.2.12  檢查器
    7.2.13  記分板
    7.2.14  定序器
    7.2.15  驅動程序
    7.2.16  感測集線器原型
    7.2.17  QEMU
    7.2.18  FPGA平台
  7.3  感測器測試卡解決方案
    7.3.1  帶物理感測器的測試板
    7.3.2  軟體感測模擬器
  7.4  驗證策略和概念
    7.4.1  軟硬體協同設計
    7.4.2  矩陣驗證和基於特徵的驗證
  7.5  參考文獻
第8章  感測器校準和製造
  8.1  校準感測器的動機
  8.2  供應鏈利益相關方
    8.2.1  感測器供應商
    8.2.2  系統設計人員
    8.2.3  系統製造商
  8.3  校準過程
    8.3.1  創建系統模型
    8.3.2  分析誤差來源
    8.3.3  設計校準過程
    8.3.4  動態校準
    8.3.5  管理校準過程和設備
  8.4  單軸和多軸線性校準
    8.4.1  感測器限制和非線性
    8.4.2  校準具有多個正交輸入的感測器
    8.4.3  校準顏色感測器
  8.5  參考文獻
第9章  感測器安全和位置隱私

  9.1  移動計算安全和隱私簡介
  9.2  感測器安全
    9.2.1  感測器攻擊類型
    9.2.2  感測器數據安全
  9.3  位置隱私
    9.3.1  攻擊威脅類型
    9.3.2  保護位置隱私
    9.3.3  位置隱私保護方法
  9.4  參考文獻
第10章  可用性
  10.1  移動計算的感測器需求
    10.1.1  操作系統標誌要求和感測器支持
    10.1.2  基於情境和位置的服務
    10.1.3  基於感測器的電源管理
    10.1.4  基於感測器的用戶交互
  10.2  人機交互:手勢識別
  10.3  感測器使用
  10.4  感測器實例
  10.5  參考文獻
第11章  感測器應用領域
  11.1  感測器應用簡介
  11.2  增強現實
    11.2.1  增強現實的硬體組件
    11.2.2  增強現實的架構
    11.2.3  增強現實的應用
    11.2.4  增強現實中的感測器融合
    11.2.5  增強現實中的深度感測器
  11.3  感測器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
    11.3.1  轉向扭矩感測器
    11.3.2  轉向角感測器
    11.3.3  助力轉向電機位置感測器
  11.4  感測器在能量收集中的應用
    11.4.1  能量收集系統的組成
    11.4.2  Net-Zero能源系統
    11.4.3  能量收集的醫學應用
  11.5  感測器在健康產業中的應用
    11.5.1  心率監測
    11.5.2  健康檢測
    11.5.3  光纖健康感測器
  11.6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