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家電設計三十年歷史特徵及思考(1919-1979)

  • 作者:周敏寧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231195
  • 出版日期:2019/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研究1949—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中國計劃型經濟體制下工業生產相對較為封閉時期家電產品造型特徵及衍變的學術性研究論著,並非一部簡單討論產品造型發展變化的設計史著作。中國家電是中國早期眾多工業產品體系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它的發展歷程蘊含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化生產、國家經濟制度的變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思潮轉變等多種因素。研究時間避開80年代后改革開放全線引進國外生產流水線對本土因素的影響,並推衍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主要種類家電生產技術的來源及生產廠家的變遷,更好地反映中國工業發展模式下家用電器的一個本土化改造、設計、生產進程,指出周邊工業產業對家電產品造型形成的影響,社會工業整體發展水平對家電產品造型演變的促進和制約。本書可供中國工業設計史論研究者及中國國貨研究與國貨元素活化設計者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周敏寧
    周敏寧,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藝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工業設計系主任助理,工業設計主幹課程教師,設計學院「系統創新與設計戰略研究」團隊成員。研究涵蓋基於智慧型家庭消費類電子家電產品系統及交互設計、數媒傳播產業鏈、中國傳統文化創新等方向。近年來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4篇。曾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18年撰文《推進我省家電智造設計轉型》被新華日報思想周刊智庫版刊發。主持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從擬態到數態—中國傳統形態參數化建構策略研究」,主持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家電產品設計發展對地方當代家電產業的影響研究」,主持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於建築遺產保護下的隱匿型家電研究」。主要參與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數字媒體時代的動畫新藝術形式研究」。具有豐富的產學研合作經驗,曾與江蘇省無線電電子聯盟、美的集團(美的開放式創新平台)、海爾集團、法國施耐德電氣(亞洲設計總部)、南京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開展密切合作項目。UXPA優秀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晉級國際用戶體驗創新大賽全國前三。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本書寫作緣起與目的
    1.1.1  背景
    1.1.2  緣起
  1.2  以往文獻記載
    1.2.1  國內對1949—1979年家電產品的記載
    1.2.2  國外對中國家電產品的記載
    1.2.3  當前文獻記載的不足
  1.3  本書相關內容界定
    1.3.1  目標
    1.3.2  本書意義
  1.4  時間的界定和研究內容
    1.4.1  家電產品品種和生產時間的界定
    1.4.2  主要內容界定
  1.5  資料梳理思路
    1.5.1  資料類比途徑
    1.5.2  內容框架
第2章  中國家電工業發展基本脈絡
  2.1  中國家電工業產生背景
    2.1.1  電器科技發展背景
    2.1.2  中國家電工業產生
    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家電企業發展概況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家電企業國有化進程
    (1949—1957年)
    2.2.1  完成電器工廠國營接管
    2.2.2  軍工廠式家電生產制
    2.2.3  扶持帶動電器周邊產業
  2.3  「大躍進」時期的發展與制約並存(1958—1965年)
    2.3.1  「大躍進」時期工業發展概況
    2.3.2  浮誇風下的家電生產概況
  2.4  「文革」時期——曲折前進(1966—1976年)
    2.4.1  政治運動帶動收音機普及
    2.4.2  「文革」運動對家電產能的影響
    2.4.3  工業生產管理權改革下放
  2.5  經濟恢復時期(1977—1979年)
    2.5.1  引進技術對家電產能的推動
    2.5.2  引進技術對本土產業鏈的衝擊
  2.6  小結
第3章  1949--1979年主要家電產品類型及發展
  3.1  電娛類家電——收音機
    3.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收音機發展概況
    3.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收音機工業階段性發展
    3.1.3  中西收音機造型比較分析
    3.1.4  收音機界面演變特徵分析
    3.1.5  收音機外形結構演變軌跡
  3.2  電娛類家電——電視機
    3.2.1  電視機發展概述
    3.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電視機工業階段性發展
    3.2.3  中國電視機的發展及造型分析

    3.2.4  電視機發展對比分析(以中日為例)
  3.3  電動類家電——電扇
    3.3.1  電扇發展概述
    3.3.2  電扇結構演變成因分析
    3.3.3  我國電扇的發展及造型分析
  3.4  其他家電產品
    3.4.1  照明類家電——電燈、手電筒
    3.4.2  製冷類家電——電冰箱、空調
    3.4.3  清潔類家電——洗衣機
    3.4.4  整容類家電——電吹風、電熨鬥
  3.5  小結
第4章  1949—1979年家電產品造型演變特徵及路徑
  4.1  時代因素下家電產品造型風格演變
    4.1.1  由舶來品走向國貨
    4.1.2  由奢侈品走向日用品
    4.1.3  由公眾家電走向居室家電
  4.2  工藝技術發展下家電產品外觀造型演變
    4.2.1  材料處理由簡單轉向複雜
    4.2.2  由半手工製造轉向工業化生產
    4.2.3  構造由簡單轉向集約化
    4.2.4  功能界面由粗放轉向精密
  4.3  社會體制下家電產品造型演變
    4.3.1  消費水平局限下家電造型簡化
    4.3.2  計劃經濟下家電造型趨同
    4.3.3  「宣傳陣地」轉向婚俗用品
  4.4  小結
第5章  1949—1979年家電造型式樣成因及特徵
  5.1  中西造物意識融合
    5.1.1  記憶性「洋貨」造型借用
    5.1.2  中式文化語境下造物「轉譯」
    5.1.3  中國傳統工藝的糅合
  5.2  時代審美因素影Ⅱ向
    5.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革命性」裝飾題材
    (1949—1957年)
    5.2.2  「大躍進」時期的「虛誇風」(1958—1961年)
    5.2.3  「文革」時期「紅色」裝飾(1966—1976年)
    5.2.4  「工業美術」興起
  5.3  不同生產商造物思想對比
    5.3.1  國營企業的「耐久」思想
    5.3.2  軍工企業的「效用」思想
    5.3.3  民間組裝的「奇思妙想」
  5.4  小結
第6章  中國家電產品造型設計存在問題及啟示
  6.1  忽視家電產品造型背後的技術支撐
    6.1.1  戰略性工業化思想缺失
    6.1.2  不匹配的原料支持與加工工藝
    6.1.3  低端產品需求導致的家電技術革新停滯
    6.1.4  企業技術人才結構與工業國家不匹配
  6.2  體制對家電產品造型設計的影響
    6.2.1  「以產定銷」對家電產銷信息的割裂

    6.2.2  中國軍工廠的體制封鎖
    6.2.3  設計中的「等級表達」
    6.2.4  國家組織的「聯合設計」之利弊
  6.3  對未來家電產品造型設計的啟示
    6.3.1  未來家電產品造型趨於「大象無形」
    6.3.2  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與投入
  6.4  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後續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國產家電國外原型機對比(部分)
附錄2  國產電子管收音機定級的參考資料
附錄3  主要國產電子管收音機一覽表
附錄4  哈崇南手稿《一項最即(急)時的設計》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