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工作場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新

  • 作者:林克松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194158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5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林克松著的《工作常學習與專業化革新——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新》將國際上已然興起的、主要聚焦於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的「工作場所學習」(Workplace Learning)理論研究成果及其實踐範式引入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定領域,是目前國內第一本系統提出並綜合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問題的著作。
    本書認為: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呼喚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實現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範式轉換,而工作場學習與「自下而上」的教師專業化革新取向深度契合,能夠成為系統提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水平的有力杠桿;但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在動機、策略、環境以及績效四個維度上均存在不同表現程度的流弊,整體暴露出斷裂式、碎片化、孤立性、低層次的困境;未來,職業院校需要紮根于校本脈絡、基於系統視野和能力建構取向整體設計職業教育教師的工作場學習機制。

作者介紹
林克松
    林克松,男,1984年9月出生,江西玉山人,黨員。2014年6月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2016年6月獲得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后證書。現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講師,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近年來,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副主編教材1本;在《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6篇被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得重慶市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意涵及理論模型
  第一節  工作場學習的立論探源
    一、情境理性知識觀:理性嵌于情境之中
    二、情境性理論:認知與學習的情境屬性
    三、實踐認識論:在實踐中認知
  第二節  工作場學習概念的省思與再構
    一、工作與學習邏輯關係的三重隱喻
    二、工作場所與學習關係的反思
    三、工作場學習的本質解讀
  第三節  工作場學習的發生機制
    一、認知需求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認知心理學視角
    二、認知場境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社會文化活動理論視角
    三、認知共同體導向的學習發生機制:組織行為學視角
    四、工作場學習發生機制的再認識:整合眭視角
  第四節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差異表徵
    一、屬於成人學習,呈現顯著的自我導向性
    二、源於「為教而學」,彰顯明確的專業目的性
    三、賴於「實踐性知識」,散發濃厚的實踐性韻味
  第五節  「雙層雙翼」理論模型:整合性分析框架
    一、傳統學習理論模型的分析和借鑒
    二、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理論模型的構建
第二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動機
  第一節  理論探析
    一、學習動機經典理論:學習動機存在多重誘因
    二、成人學習動機理論:職業動機影響學習動機
    三、教師學習動機理論:內外因素交互作用
    四、「雙驅動」理論模型:測量框架
  第二節  問卷編製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測量項目的收集與編製
    三、問卷項目的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三節  特徵歸結與差異表徵
    一、基本特徵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特徵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特徵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三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策略
  第一節  理論探討
    一、學習策略研究的三重取向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的維度劃分
    三、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研究的取向和結構
  第二節  訪談研究
    一、訪談研究的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訪談問題的設計和樣本選取
    三、訪談資料的編碼
    四、訪談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結構模型探索

    一、問卷編製與測量
    二、結構的探索性分析
    三、結構的驗證性分析
  第四節  特徵歸結與差異表徵
    一、基本特徵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特徵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特徵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四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環境
  第一節  「工作場為學習場」隱喻的邏輯:三重視角
    一、管理學視角:工作場所是人力資源開發的絕佳場域
    二、心理學視角:工作場所為學習提供「文化製品」
    三、人類學視角:工作場所提供參與或共同參與的棚會
  第二節  學習環境的理論視閾
    一、學習環境意涵的多重解讀
    二、學習環境研究的三重取向
    三、學習環境的已有測量工具
  第三節  問卷編製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遵循原則
    二、問卷項目的收集
    三、問卷項目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四節  特徵歸結與差異表徵
    一、基本特徵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特徵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特徵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績效
  第一節  理論探討
    一、內涵演繹
    二、研究視角
    三、模型建構:「宏觀知識論」的視點
  第二節  問卷編製與測量
    一、研究目的和技術路線
    二、問卷項目的收集
    三、問卷項目預測與篩選
    四、正式施測
  第三節  特徵歸結與差異表徵
    一、基本特徵描述
    二、不同類別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特徵比較
    三、不同區域中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特徵比較
    四、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的關係
  第一節  關係假設
    一、工作場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的關係假設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與學習績效的關係假設
    三、工作場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的關係假設
  第二節  關係檢驗
    一、工作場學習動機與學習績效關係的檢驗
    二、工作場學習策略與學習績效關係的檢驗

    三、工作場學習環境與學習績效關係的檢驗
    四、結論與討論
  第三節  個案比較
    一、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的量化比較
    二、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的比較
    三、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的比較
    四、個案學校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的比較
    五、個案比較的發現
第七章  職業教育教師有效工作場學習的機制
  第一節  系統優化——有效表徵及其機制模型設計
    一、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的有效表徵
    二、職業教育教師有效工作場學習的整合機制模型設計
  第二節  內在激勵——學習動機催生機制
    一、「境界向上」:塑造職業院校學習願景催生組織學習動機
    二、「眼睛向下」:創新職業院校工作設計催生個體學習動機
  第三節  行動學習——實踐性知識生成機制
    一、「做中學」——職業教育教師作為「行動f生實踐者
    二、「反思中學」——職業教育教師作為「反思性實踐者
  第四節  組織學習——組織知識生成機制
    一、「向經驗教師學習」:個體互動
    二、「在共同體中學習」:團隊互動
  第五節  生態調節——學習環境優化機制
    一、「以學習為中心」:學習的理念
    二、「生態制度」:學習的制度
    三、「學習共同體作為學習環境」:學習的文化
  第六節  知識管理——學習績效提升機制
    一、「生活史敘述」:職業教育教師個體知識管理機制
    二、「創建學習型學校」:職業院校組織知識管理機制
結語  尋求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革新的新意義
附錄
  附錄1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問卷
    問卷A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動機問卷
    問卷B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策略問卷
    問卷C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環境問卷
    問卷D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績效問卷
  附錄2  職業教育教師工作場學習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