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梅蘭芳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梅蘭芳先生暨梅派藝術傳承與發展研討會文集)(精)

  • 作者:編者:秦華生//劉禎
  • 出版社:知識產權
  • ISBN:9787513059336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7
人民幣:RMB 1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梅蘭芳作為一代創立完整表演藝術體系的京劇藝術大師,首先是他在藝術上深入繼承傳統,並勇於改革創新,發展提高了京劇旦角乃至京劇藝術的整體水平,形成了具有標誌性、代表性的京劇梅派藝術。秦華生、劉禎主編的《梅蘭芳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梅蘭芳先生暨梅派藝術傳承與發展研討會文集)(精)》共收錄有關梅派藝術傳承發展相關研究論文60余篇,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秦華生//劉禎

目錄
在「梅派藝術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高顯莉
在「梅派藝術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梅葆玖
略論梅蘭芳對戲曲表演體系建立和傳承的貢獻 劉文峰
拜梅蘭芳先生為師的感悟 胡芝風
梅派表演藝術研究 胡芝風
梅蘭芳《霸王別姬》中舞劍的美學特徵 常立勝
梅蘭芳表演藝術的精神內蘊 李 玫
崑曲《遊園驚夢》註釋 翁思再
梅蘭芳古裝新戲的程式創造 梁燕
論《貴妃醉酒》的藝術魅力 駱正
論京劇梅派唱腔藝術傳承的三種樣式 仲立斌
梅蘭芳的表演藝術應該傳承什麼 鄒元江
漫談梅派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陳培仲
紀念大師的另一面 劉連群
梅蘭芳與中國京劇形態的完成 張福海
梅譚關係初探 周傳家
苔枝綴玉,和諧統一——梅蘭芳編導演一體化的創作模式 池浚
從1930年梅蘭芳訪美談對京劇海外傳播的反思 孫 萍
戲曲跨文化研究的歷史化問題:從海外梅評的「逆流權威」斯達克·揚說起 江棘
創新是為了更好地繼承 毛小雨
梅蘭芳與琴師 丁汝芹
反思當代的梅蘭芳研究:重複與遮蔽 谷曙光
圖像、表演與戲曲劇照連環畫譜——從《梅韻蘭芳:梅蘭芳八大經典劇目寫真》說起 王馗
梅蘭芳虞姬形象文本溯源略論 俞麗偉
梅蘭芳與戲曲評論家——以蘇少卿與徐凌霄為例 張一帆
王瑤卿到梅蘭芳:京劇表演「第二傳統」的確立 孫紅俠
戲曲舞蹈略說——從梅蘭芳談起 聞慧蓮
從《舞台生活四十年》看梅蘭芳的京劇革新精神 陳建平
重讀《舞台生活四十年》的點滴收穫 王玉柱
梅蘭芳拍攝戲曲電影的啟示 秦華生
《梅訊》小識 張斯琦
京劇演唱的傳統傳承方式——以梅蘭芳為中心的研究 海震
淺說梅蘭芳師承及所演劇目 張永和
論梅蘭芳的彩色電影《生死恨》 冉常建
梅派藝術對少數民族戲劇影響研究——從甘南「南木特」表演程式看對京劇的審美接受 曹婭麗 邸莎若拉
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梅蘭芳的赴美演出——兼論作為梅蘭芳智囊與幕後推手的齊如山與梅蘭芳演劇學派之間的關係 王伯男
梅蘭芳藝術和中華美學精神 顧春芳
從梅派《鳳還巢》的劇本創作看流派劇目的誕生 譚志湘
風華絕代的梅派藝術:詩意表達的極致 王艷玲
《鳳還巢》中梅蘭芳的表演藝術成就 吳乾浩
梅蘭芳的偉大性 張剛
新艷秋藝術的啟示 王靈均
周貽白與王瑤卿、梅蘭芳的晚年交往 周華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