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無線感測網技術(第2版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教材)

  • 作者:編者:劉傳清//劉化君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356155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0
人民幣:RMB 5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劉傳清、劉化君編著的《無線感測網技術(第2版)》全面介紹了無線感測網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開發技術,以及無線感測網領域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紹了無線感測網的體系結構、關鍵技術和發展歷程,包括低功耗物理層無線通信技術、通信標準,並詳細介紹了通信協議,主要涉及MAC協議和路由協議;其次介紹了無線感測網的支撐技術,包括定位技術、同步技術、安全技術、數據融合與數據管理技術;最後討論了無線感測網的應用開發技術,包括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互聯技術,節點的硬體平台和軟體平台的編程語言nesC和操作系統TinyOS,並提供了開發設計案例,做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信息類專業無線感測網技術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或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劉傳清//劉化君

目錄
第1章  無線感測網技術概述
  1.1  無線感測網體系結構
    1.1.1  無線感測網網路結構
    1.1.2  無線感測器節點結構
    1.1.3  無線感測器協議棧
  1.2  無線感測網的主要特徵
    1.2.1  不同於移動自組網
    1.2.2  不同於現場匯流排網路
    1.2.3  無線感測器節點的限制
    1.2.4  無線感測網的特點
  1.3  無線感測網關鍵技術
  1.4  無線感測網的應用
  1.5  無線感測網發展與現狀
    1.5.1  無線感測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1.5.2  無線感測網發展現狀
    1.5.3  無線感測網的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物理層通信技術
  2.1  概述
  2.2  鏈路特徵
    2.2.1  通信頻率
    2.2.2  無線通信通道
    2.2.3  調製解調技術
  2.3  物理層的設計
    2.3.1  物理層幀結構
    2.3.2  物理層設計要素
  2.4  典型的物理層通信技術
    2.4.1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2.4.2  廣域網無線通信技術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無線感測網MAC協議
  3.1  概述
    3.1.1  無線感測網MAC協議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3.1.2  無線感測網MAC協議分類
  3.2  基於競爭的MAC協議
      3.2.1  IEEE 802.11 MAC協議
    3.2.2  S-MAC協議
    3.2.3  T-MAC協議
    3.2.4  Sift協議
  3.3  基於時分復用的MAC協議
    3.3.1  基於分簇網路的MAC協議
    3.3.2  DEANA協議
    3.3.3  TRAMA協議
    3.3.4  DMAC協議
  3.4  其他類型的MAC協議
    3.4.1  S-MACS/EAR協議
    3.4.2  基於CDMA的MAC協議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IEEE 802.15.4標準與ZigBee協議
  4.1  概述
  4.2  IEEE 802.15.4網路簡介
    4.2.1  IEEE 802.15.4網路拓撲結構
    4.2.2  IEEE 802.15.4網路協議棧
    4.2.3  物理層
    4.2.4  MAC層
  4.3  ZigBee協議
    4.3.1  ZigBee協議框架
    4.3.2  ZigBee協議的主要特徵
    4.3.3  ZigBee網路層
    4.3.4  ZigBee應用層
  4.4  CC2530晶元
    4.4.1  CC2530晶元概述
    4.4.2  CC2530引腳及功能描述
    4.4.3  CC2530片上8051內核
    4.4.4  CC2530主要特徵外設
    4.4.5  CC2530無線收發器
    4.4.6  參考設計電路
    4.4.7  可用的軟體
  4.5  Zigbee協議棧
    4.5.1  Z-Stack協議棧介紹
    4.5.2  ZigBee設備類型
    4.5.3  定址
    4.5.4  綁定
    4.5.5  路由
    4.5.6  其他配置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無線感測網路由協議
  5.1  概述
    5.1.1  無線感測網路由協議的特點和要求
    5.1.2  路由協議的分類
  5.2  能量感知路由協議
    5.2.1  能量路由協議
    5.2.2  能量多路徑路由協議
  5.3  平面路由協議
  5.4  層次路由協議
    5.4.1  LEACH協議
    5.4.2  PEGASIS協議
    5.4.3  TEEN協議
  5.5  基於查詢的路由協議
    5.5.1  定向擴散路由協議
    5.5.2  謠傳路由機制
  5.6  基於地理位置的路由協議
    5.6.1  GEAR路由協議
    5.6.2  GAF路由協議
    5.6.3  GPSR路由協議
    5.6.4  GEM路由協議

  5.7  基於QoS的路由協議
    5.7.1  SPEED協議
    5.7.2  SAR協議
    5.7.3  ReInForM協議
  5.8  路由協議自主切換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定位技術
  6.1  節點定位概述
  6.2  基於測距的定位演算法
    6.2.1  測距方法
    6.2.2  節點定位計算方法
  6.3  無須測距的定位演算法
  6.4  定位技術的典型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同步技術
  7.1  無線感測網時間同步的重要性和協議特點
    7.1.1  時間同步的重要性
    7.1.2  時間同步協議
  7.2  RBS同步機制
  7.3  Tiny-sync/Mini-sync同步機制
  7.4  TPSN時間同步協議
  7.5  時間同步的應用示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安全技術
  8.1  概述
  8.2  無線感測網的安全分析
    8.2.1  物理層的攻擊與防禦
    8.2.2  鏈路層的攻擊與防禦
    8.2.3  網路層的攻擊與防禦
    8.2.4  傳輸層的攻擊與防禦
  8.3  無線感測網的安全防護技術
    8.3.1  安全框架
    8.3.2  安全協議與防護技術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數據融合技術
  9.1  概述
  9.2  無線感測網數據融合的作用
  9.3  無線感測網的數據融合模型
    9.3.1  數據包級融合模型
    9.3.2  跟蹤級融合模型
  9.4  無線感測網數據融合技術
    9.4.1  基於路由的數據融合
    9.4.2  基於反向組播樹的數據融合
  9.5  數據融合技術的主要演算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數據管理技術
  10.1  系統結構
  10.2  數據模型與查詢語言
  10.3  數據存儲與索引技術
  10.4  查詢處理技術
  本章總結
  思考題
第11章  nesC語言與TinyOS操作系統
  11.1  nesC語言
    11.1.1  nesC語言規範
    11.1.2  模塊及其組成
    11.1.3  配件及其組成
    11.1.4  基於nesC語言的應用程序
    11.1.5  Blink實例
    11.1.6  nesC語言程序運行模型
    11.1.7  編程約定
  11.2  TinyOS操作系統
    11.2.1  無線感測網對操作系統的要求
    11.2.2  TinyOS組件模型
    11.2.3  TinyOS通信模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2章  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互聯
  12.1  無線感測網互聯技術概述
    12.1.1  無線感測網接入Internet所面臨的挑戰
    12.1.2  無線感測網接入Internet的結構
    12.1.3  無線感測網接入Internet的方案
    12.1.4  現有解決方案所存在的問題
  12.2  無線感測網接入Internet體系結構的設計
    12.2.1  WSN—Internet網關設計
    12.2.2  Internet→WSN數據包轉換
    12.2.3  WSN→Internet數據包轉換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3章  無線感測網應用開發技術
  13.1  無線感測網節點硬體平台
    13.1.1  無線感測器節點的設計要求與內容
    13.1.2  無線感測器節點的設計
    13.1.3  感測器匯聚節點/網關節點的設計
  13.2  無線感測網軟體平台
    13.2.1  節點的操作系統
    13.2.2  應用軟體開發
  13.3  無線感測網的模擬平台
    13.3.1  無線感測網模擬的特點
    13.3.2  通用網路模擬平台
    13.3.3  針對無線感測網的模擬平台
  13.4  無線感測器節點設計案例
    13.4.1  硬體設計
    13.4.2  軟體設計
  本章小結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