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協同視角下京津冀資源環境管理與科技創新/京津冀科技創新與協同發展叢書

  • 作者:李梅|總主編:苗潤蓮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04680501
  • 出版日期:2018/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當前,京津冀三地如何打破行政壁壘,完善資源環境垂直管理體系,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環境協同治理體系,同時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支撐京津冀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京津冀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李梅著的《協同視角下京津冀資源環境管理與科技創新》在全面梳理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圍繞協同管理和科技協同創新兩個重要議題開展研究。一方面運用科技情報方法與手段,開展國內外資源環境管理與協同治理借鑒研究,為跨區域資源環境治理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依托京津冀科技資源數字地圖平台,摸清京津冀區域環保科技資源家底,開展基於創新主體空間分佈的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研究,為京津冀區域環保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和協同創新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在京津冀資源環境一體化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作者介紹
李梅|總主編:苗潤蓮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二)生態環境建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跨區域協同管理和科技協同創新是破解環境問題的關鍵
  二、研究進展
  (一)國內外科研機構主要研究方向對比分析
  (二)我國資源環境領域研究熱點分析
  三、資源與環境含義
  (一)資源內涵與特徵
  (二)環境內涵與特徵

區域現狀篇
第二章 京津冀區域基本概況
  一、京津冀一體化歷史
  二、自然環境概況
  (一)地形地貌
  (二)水系
  (三)氣候
  (四)植被
  三、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一)基礎設施
  (二)人口
  (三)經濟與產業
  (四)科技資源
第三章 京津冀區域資源與環境現狀
  一、京津冀區域資源與環境發展基礎
  (一)以生態涵養為基本功能的山區
  (二)以生產生活為基本功能的平原地區
  (三)以生產生活的拓展和承載為基本功能的海域
  二、京津冀區域資源與環境現狀分析
  (一)京津冀區域資源及其利用現狀
  (二)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與生態保護現狀
  三、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面臨的問題
  (一)資源嚴重枯竭
  (二)環境污染嚴重
  (三)生態格局與功能嚴重失衡
  四、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可持續理念缺失,未能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
  (二)在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體制下,行政決策和宏觀管理失控
  (三)科技支撐和協同創新能力不足

協同管理篇
第四章 京津冀區域資源與環境管理現狀
  一、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管理現狀分析
  (一)資源與環境管理思想進入一個新階段
  (二)現有的環境管理體制不適應區域協同發展
  (三)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協同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二、京津冀區域資源環境管理動態跟蹤分析
  (一)大氣污染防治

  (二)水污染防治
  (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四)節能環保產業
  三、協同發展背景下京津冀資源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京津冀區域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二)缺乏跨區域的統一環保管理機構
  (三)尚未建立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體系
  (四)缺乏生態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五)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影響京津冀環境協同治理
第五章 國內外資源環境管理體制與協同治理經驗借鑒
  一、資源與環境協同治理
  (一)協同治理的基本內涵
  (二)跨區域協同治理研究進展
  二、世界各國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一)中國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二)美國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三)加拿大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四)法國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五)日本資源環境管理體制
  三、國內外跨域資源環境協同治理實踐
  (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實踐
  (二)長三角地區跨域環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協作
  (三)松花江流域資源環境管理實踐
  四、國內外資源環境協同治理經驗對京津冀的啟示
  (一)完善環境治理相關法律法規
  (二)構建跨區域環境協調管理與機制
  (三)構建多元主體的京津冀環境協同治理體系
  (四)健全多維長效跨域生態補償機制

協同創新篇
第六 章京津冀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現狀與對策研究
  一、區域科技協同創新概論
  (一)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及定義
  (二)區域科技協同創新內涵及特點
  (三)區域科技協同創新模式與路徑
  (四)區域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構成
  二、京津冀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的基礎和優勢
  (一)文化同源是歷史前提
  (二)地域一體是自然物質基礎
  (三)優勢互補是前提條件
  (四)科技合作是現實基礎
  三、京津冀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現狀與問題
  (一)區域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現狀
  (二)區域環保科技協同創新存在的問題
  四、促進京津冀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的建議
  (一)制定京津冀環境保護科技協同發展規劃
  (二)搭建京津冀環保科技資源共享平台
  (三)推動京津冀環保科技服務業集群發展
  (四)建立跨區域環保科技協同創新機制
第七章 基於創新主體空間分佈的京津冀環保科技協同創新研究

  一、科技資源與協同創新
  (一)科技資源的內涵
  (二)科技資源與區域協同創新的關係
  (三)區域科技資源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對協同創新的作用
  二、京津冀環保科技創新主體空間分佈現狀
  (一)京津冀科技資源數字地圖平台概況
  (二)基於京津冀科技資源數字地圖平台的環保基礎數據分類
  (三)環保科技創新主體空間分佈現狀與特徵
  (四)環保領域重點實驗室空間分佈現狀與特徵
  (五)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及產業技術聯盟分佈現狀
  三、京津冀環保科技創新主體空間分佈特徵與問題
  (一)創新主體區域分佈不平衡,集中與分散並存
  (二)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在空間上集聚,但集聚區內部素質有待提高
  (三)呈現大集聚小分散特徵,並沿著主要交通幹線分佈
  (四)創新主體空間布局影響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
  四、有關優化創新主體空間布局,促進京津冀環保協同創新的建議
  (一)基於「點—軸系統」理論優化創新主體空間布局,實現區域環保科技協調發展
  (二)基於產業鏈優化機構布局,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的高效對接
  (三)構建跨區域環保協同創新網路,加快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升級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