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小麥品質多樣性研究及優質資源篩選(農學現代生物農業)

  • 作者:姜小苓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88555
  • 出版日期:2018/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4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姜小苓等著的《小麥品質多樣性研究及優質資源篩選(農學現代生物農業)》系統地闡述了我國現有小麥種質資源的品質現狀及分佈規律,並鑒定篩選出一批優質育種材料,可為我國小麥品質育種奠定堅實的理淪和材料基礎。全書共分7章,第1章簡單介紹了小麥品質分類及相關研究進展;第2?3章介紹了小麥主要品質性狀,如蛋白質、麵筋、麵團流變學特性,澱粉糊化特性等性狀的遺傳變異特點及優異資源的篩選;第4章介紹了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亞基的遺傳組成及與小麥品質的關係;第5章介紹了饅頭和面片的品質及其影響岡素;第6章介紹了小麥膳食纖維含量的遺傳變異及與品質的關係;第7章介紹了雜交小麥品質及影響因素。
    本書具有內容豐富、應用性強的特點,適合從事小麥育種、小麥栽培、糧油食品等領域的科研人員閱讀,也可供作物遺傳育種和作物栽培等專業的高校教師和研究生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姜小苓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小麥品質分類及其研究進展
  二、目的意義與創新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小麥營養品質性狀的多樣性及優異資源篩選
  第一節  小麥蛋白質和麵筋含量的變異特點及優質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籽粒和麵粉蛋白質含量的變異分佈
    三、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籽粒蛋白質和麵粉蛋白質含量的差異
    四、參試小麥品種(系)干、濕麵筋含量的分佈
    五、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干、濕麵筋含量及麵筋持水率的差異
    六、討論
    七、結論
  第二節  我國小麥微核心種質籽粒賴氨酸含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中國小麥微核心種質賴氨酸含量的變異
    三、不同麥區和來源小麥種質賴氨酸含量的差異
    四、不同年代育成品種賴氨酸含量的差異
    五、討論
    六、結論
  第三節  小麥DH群體氨基酸含量的遺傳變異及相關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DH群體籽粒氨基酸含量的綜合表現
    三、小麥DH群體籽粒氨基酸之問的相關性
    四、討論
    五、結論
  第四節  小麥主要近緣種籽粒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組分及其評價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主要近緣種的蛋白質含量
    三、小麥主要近緣種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四、小麥主要近緣種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
    五、小麥主要近緣種的氨基酸評分
    六、討論
    七、結論
  第五節  磨粉和饅頭加工過程中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規律研究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磨粉中小麥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
    三、饅頭加工過程中氨基酸和蛋白質的變化
    四、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小麥麵團品質和澱粉糊化特性研究及優異資源篩選
  第一節  小麥麵團揉混特性的遺傳變異及與其他品質性狀的相關性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麵團揉混參數的變異分佈
    三、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麵團揉混特性的差異
    四、麵團揉混參數間及其與其他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五、討論
    六、結論
  第二節  小麥麵團粉質特性及優質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277個小麥品種(系)麵團粉質參數的變異分佈
    三、黃淮麥區小麥品種(系)麵團粉質特性的統計分析
    四、黃淮麥區小麥品種(系)麵團粉贗特性的分佈
    五、黃淮麥區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的麵團粉質特性
    六、黃淮麥區小麥品種(系)麵團粉質特性的聚類分析
    七、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麵團流變學特性分析方法比較及其主要參數相關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麵團流變學主要指標變異
    三、3種粉質儀測定結果的比較
    四、兩種拉伸儀的測定結果比較
    五、麵團流變學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
    六、討論與結論
  第四節  蛋白質和澱粉對麵團流變學特性和澱粉糊化特性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麵筋蛋白和澱粉添加量對麵團流變學特性的影響
    三、結論
  第五節  小麥澱粉糊化特性分析及優質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參試材料小麥澱粉糊化特性的變異分佈
    三、不同來源小麥澱粉糊化特性的差異
    四、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亞基遺傳多樣性及與品質關係研究
  第一節  148個小麥品種(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的多樣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參試材料HMW-GS的組成特點
    三、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HMW-GS分析
    四、結論
  第二節  301份小麥種質醇溶蛋白遺傳多樣性及與品質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參試材料的醇溶蛋白組成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三、遺傳相似性分析
    四、聚類分析
    五、參試材料品質表現
    六、醇溶蛋白亞基與品質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七、討論
    八、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小麥加工品質惟狀多樣性研究及優異資源篩選
  第一節  小麥出粉率和灰分的變異分析及優質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品種(系)問出粉率的分佈
    三、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出粉率的差異
    四、小麥出粉率與籽粒硬度、蛋白質含量相關性分析
    五、小麥品種(系)麵粉灰分的變異和分佈
    六、討論
    七、結論
  第二節  小麥粉色澤(白度)的多樣性分析及優質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參試材料麵粉白度的方差分析及分佈
    三、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麵粉白度的差異
    四、麵粉白度與主要品質性狀的相關性
    五、儲藏對麵粉白度的影響
    六、討論
    七、結論
  第三節  饅頭加工品質評價及與磨粉品質關係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參試饅頭的感官品質
    三、參試饅頭質構品質
    四、饅頭感官與質構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五、饅頭品質與小麥磨粉品質的關係
    六、討論
    七、結論
  第四節  67份小麥品種(系)的面片色澤及穩定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67份參試材料鮮面片色澤的總體概況
    三、67份參試材料面片色澤穩定性分析
    四、不同來源材料鮮面片色澤的總體概況
    五、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鮮面片色澤穩定性分析
    六、面片色澤穩定性與鮮面片色澤的相關性分析
    七、面片色澤與小麥主要品質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八、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小麥膳食纖維含量研究及優異資源篩選
  第一節  小麥膳食纖維含量分析及優異資源篩選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小麥總膳食纖維含量的變異和分佈
    三、小麥阿拉伯木聚糖含量變異及分佈
    四、優異高膳食纖維種質材料的篩選
    五、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系)膳食纖維含量比較分析
    六、小麥膳食纖維含量指標問的相關性分析
    七、討論
    八、結論
  第二節  響應面法優化麥麩膳食纖維提取條件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一化學法提取麥麩膳食纖維單因素試驗結果
    三、?一化學法提取麥麩膳食纖維的響應面試驗結果
    四、結論
  第三節  麥麩膳食纖維對小麥粉糊化及凝膠質構特性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麥麩膳食纖維對小麥粉糊化特性的影響
    三、麥麩膳食纖維對糊化凝膠質構特性的影響
    四、DF對小麥粉麵團及凝膠內部結構的影響
    五、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  BNS型雜交小麥品質研究
  第一節  BNS型雜交小麥磨粉各出粉點麵粉的品質特性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不同出粉點麵粉的灰分含量、破損澱粉含量及白度

    三、不同出粉點麵粉的粗蛋白和干、濕麵筋含量
    四、不同出粉點麵粉的粉質特性
    五、不同出粉點麵粉的澱粉糊化特性
    六、討論與結論
  第二節  添加麵筋蛋白對BNS型雜交小麥麵團粉質特性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添加麵筋蛋白對小麥麵團吸水率的影響
    三、添加麵筋蛋白對小菱麵團形成時間的影響
    四、添加麵筋蛋白對小麥麵團穩定時問的影響
    五、添加麵筋蛋白對小麥麵團弱化度的影響
    六、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收穫期對BNS型雜交小麥粉和饅頭品質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不同收穫時期對小麥白度、蛋白質含量和干、濕麵筋含量的影響
    三、不同收穫時期對BNS雜交小麥麵團流變學特性的影響
    四、不同收穫時期對BNS雜交小麥澱粉糊化特性的影響
    五、不同收穫時期對BNS雜交小麥饅頭質構特性的影響
    六、討論
  第四節  人工老化過程中BNS型雜交小麥品質變化規律研究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人工老化過程中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粉白度的變化規律
    三、人工老化過程中干、濕麵筋含量的變化規律
    四、人工老化過程中麵團流變學特性的變化規律
    五、人工老化過程中小麥澱粉糊化特性的變化規律
    六、討論與結論
  第五節  BNS型雜交小麥主要品質性狀雜種優勢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二、雜交組合品質性狀分析
    三、雜交種品質性狀的優勢表現
    四、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