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代經學詮釋與思想演進/京師史學書系

  • 作者:姜海軍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24096
  • 出版日期:2018/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姜海軍著的《宋代經學詮釋與思想演進》從宏觀、微觀兩個視角出發,運用古文獻學、學術史、思想史研究的多種方法,對宋代經學範式的發生、特質及主要學派的經學傳承、詮釋特徵、思想內涵及理論體系等問題做了深入而系統的思考與分析。這對於我們理解宋代經學範式的形成、發展與思想演進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世經學、理學及其思想的特徵與內涵。

作者介紹
姜海軍
    姜海軍,1977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古文獻學、經學、史學、國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2012年、2016年、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9年、2013年)等。出版《程頤(易)學思想研究——思想史視野下的經學詮釋》《二程經學思想研究》《宋代經學詮釋與思想演進》《宋代經學思想發展史》《中國經學史十五講》等著作。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2020年,《宋代經學思想發展史》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等。

目錄
    上  編
第一章  文化史視野下的經學詮釋及漢宋範式
  一  中華文化與六經的產生及其意義的奠定
  二  孔子重塑六經意義及經學新時代的開啟
  三  漢、宋分別是不同文化類型的經學範式
  結語
第二章  新舊《五代史》異同與漢宋經學的範式轉換
  一  新舊《五代史》作者、成書之間的異同
  二  編纂體例上的因襲墨守與會通創新
  三  史料文獻的「繁猥失實」與「廣博精審」
  四  敘事風格上的平淡無奇與《春秋》筆法
  五  兩史的思想差異與北宋中前期經學的轉型
  結語
第三章  從漢學到宋學:基於二程的宋學範式轉換
  一  由「五經」及「四書」:經典詮釋重心的轉移
  二  「考據」與「性理」:經典詮釋與理論建構的張力
  三  從「禮」到「理」:儒家經典詮釋內涵的轉變
  結語
第四章  宋代的古文運動、經學思想與文學觀
  一  宋代文道關係認知與二程的文道觀
  二  古文運動、經學復興與「以道統文」
  結語
第五章  新學、洛學派經學在高宗時代的交鋒與消長
  一  二程洛學學派的傳承、傳播及蓬勃發展
  二  兩宋之際新學的衰微與洛學的重視及興起
  三  趙鼎、張浚的執政與二程洛學的興盛
  結語
第六章  宋代「四書學」的產生、發展與演進歷程
  一  北宋中期前「四書學」的發展
  二  二程與宋代「四書學」的奠基
  三  宋代「四書學」的發展與演進
  四  朱熹與宋代「四書學」地位的確立
  結語
第七章  宋代永嘉學派的經學傳承、詮釋與演進
  一  慶、元諸先生與永嘉學的興起
  二  乾、淳之際永嘉之學的經學轉向
  三  陳傅良、葉適與永嘉學的確立
  結  語
第八章  宋代永嘉學派經學詮釋的思想與方法
  一  以義理解經,強調經制事功之學
  二  推尊「六經」之學,尤重三「禮」學
  三  經史兼重與「六經皆史」的提出
  結語

    下  編
第一章  劉牧圖書易學的傳承、詮釋及影響探析
  一  劉牧暨宋初圖書易學的淵源與傳承問題
  二  劉牧圖書易學的特徵及其對宇宙本體的探討
  三  劉牧圖書易學對宋代及後世之深遠影響
  結  語

第二章  道學政:程頤的易學詮釋及其王道政治理念
  一  社會結構演變及「格君心之非」的提出
  二  新「內聖外王」之王道理念的思想內涵
  三  程頤易學詮釋下的「治道」觀念及其影響
  結語
第三章  邵雍、程頤的易學詮釋及思想之比較
  一  圖數、義理:易學認識與詮釋之同異
  二  「數」與「理」:易學詮釋與新儒學建構
  三  邵雍、程頤在易學詮釋旨趣上的異同
  結語
第四章  二程經學詮釋學的特徵與思想旨趣
  一  二程經典詮釋學的歷史情境
  二  詮釋循環:本義一本意一己意一本義
  二  三道德形上學重建的詮釋向度
  四  詮釋的旨歸:「內聖外王」之道
  結  語
第五章  胡安國對《春秋》的表彰、詮釋與思想
  一  表彰二程之學與《春秋傳》撰寫
  二  凸顯《春秋》大義,明「尊王攘夷」之旨
  三  以理學解《春秋》,「因經明理」以致用
  結語
第六章  以史證《易》:李光易學詮釋與思想
  一  李光與《讀易詳說》的編纂
  二  以史證《易》:鑒往昭來
  三  易學特點及其思想旨趣
  結  語
第七章  呂祖謙的經學傳承、詮釋與思想建構,
  一  經學傳承強調「不名一家」,博採眾長
  二  注重用理學解讀經典,兼及考據之學
  三  推重「左傳學」,以史證經、經史合一
  四  兼收並蓄,折中朱、陸、浙三家之說』
  結語
第八章朱熹與程頤易學認知、詮釋及思想異同
  一  明道與卜筮:關於《周易》性質的認識
  二  經傳關係:易學詮釋原則與方法上的分歧
  三  體用之間:易學詮釋與理學建構的異同
  結語
第九章  楊簡經學的學術淵源、詮釋與心學思想
  一  「性即心,心即道」:學本陸九淵,直承孔、孟
  二  「不可只讀紙上語」:以心解經,義理註疏兼備
  三  「未嘗舍心以立說」,儒家經典詮釋與心學建構
  結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