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

  • 作者:宋強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19522
  • 出版日期:2018/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5
人民幣:RMB 8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將各國公民培養為「世界公民」的思想潮流。全球化需要各國開展公民教育時,既要堅持培養公民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認同,也要注重培養公民的全球視野、國際意識及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懷,最終培養出在全球化社會中具有競爭力的公民。同時,環境、氣候、人口、宗教、種族暴力等全球性問題也促進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蓬勃生長。宋強著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首先論述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什麼」,研究世界公民資格觀、教育觀和國內外研究現狀;接著分析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為什麼」,研究思潮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理論根源;最後評價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怎麼樣」,對思潮的實踐效果與理論爭議進行梳理,並通過評價和解析得出研究結論。

作者介紹
宋強
    宋強,男,1980年生,漢族,東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副研究員,教育學博士,法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公民教育、比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青年項目、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各類項目5項,在《教師教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現代教育管理》等學術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其中2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轉載。獲得吉林省第九屆、第十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長春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成果獎勵。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  研究背景
    (一)全球化對傳統「國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戰
    (二)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積極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三)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對「世界認同」與「國家認同」的不斷博弈
    (四)中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和加強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需要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世界公民教育的內涵:由國家維度到世界維度
    (二)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維度到多元維度
  三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五  研究問題與分析框架
    (一)研究問題
    (二)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  國外研究
    (一)總體特點
    (二)基於資料庫的研究趨勢分析
    (三)國外研究的熱點和存在的問題
  二  國內研究
    (一)總體特點
    (二)基於資料庫的研究趨勢分析
    (三)國內研究的熱點和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歷史發展
  一  萌芽期(公元前4世紀—1945年)
    (一)「道德普世主義」階段(公元前4世紀—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與世界主義的興盛
    (二)「宗教普世主義」階段(476年—16世紀)——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過渡
    (三)「政治普世主義」階段(16世紀—1945年)——源於社會契約理論的近代公民觀念誕生與「世界公民」政治訴求的明晰化過程
  二  初創期(1945—1991年)
    (一)「前經濟普世主義」階段(1945—1973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與思想初興
    (二)「文化普世主義」階段(1973—1991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發展
  三  快速發展期(1991年至今)
    (一)「經濟普世主義」階段(1991—2000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潮興起
    (二)「數字普世主義」階段(2000年至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廣泛傳播與國際組織、民族國家的積極應對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論基礎
  一  世界主義
    (一)世界主義的內涵
    (二)世界主義的發展歷程
    (三)世界主義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論之源
  二  全球化理論
    (一)全球化主要體現為經濟全球化
    (二)全球化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全球化促進世界公民意識的形成
  三  全球治理理論
    (一)全球化背景下由「統治」到「治理」的轉變
    (二)全球治理的內涵

    (三)全球治理的主要推進機構
    (四)全球治理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價值指導
    (五)全球治理的局限
  四  世界性與民族性系列理論
    (一)從個人主義到人類主義模式
    (二)「多元文化主義/國家主義模式」與「國家主義/世界主義模式」
第五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資格觀
  一  關於世界公民資格的演進:世界範圍內的公民資格擴展
    (一)國家框架內的公民資格
    (二)世界公民資格的孕育
    (三)世界公民資格的展開
  二  關於世界公民認同:國家認同與世界認同的優先權之爭
    (一)認同的內涵
    (二)由國家認同到世界認同轉變的原因
    (三)對國家認同與世界認同優先權的爭論
  三  關於世界公民權利:基於國家的契約式保障
    (一)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社群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的公民權利觀
    (二)世界公民應享有的權利
    (三)世界公民實際被賦予有限的權利
  四  關於世界公民義務:擔當全球道德責任
    (一)世界公民應履行什麼樣的義務
    (二)世界公民怎樣履行義務——培養國際素質,分層實施
  五  關於世界公民參與:主動參與全球事務
第六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教育觀
  一  關於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
    (一)世界公民教育是應對全球變革的要求
    (二)世界公民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實際處於「一般地位」
    (三)世界公民教育是多維度公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四)世界公民教育可以統合同類教育思潮共同推動全球發展
  二  關於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
    (一)宏觀層面:不同立場的教育目標
    (二)微觀層面:「知識、情感、態度」的目標
  三  關於世界公民教育的內容
    (一)國際組織:培養擔當全球責任的世界公民
    (二)怎樣培養與成為「世界公民」
    (三)培養全球參與意識
    (四)培養文化公民,實行主動公民教育
    (五)面向全球的多領域教育
    (六)建立世界公民教育課程體系
  四  關於世界公民教育的途徑
    (一)依托多元文化教育
    (二)分層展開
    (三)創設環境
    (四)學科滲透
第七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實踐效果與理論爭議
  一  實踐產生的積極影響:促進了國際理解和世界公民意識的形成
    (一)合作共生:融入民族國家的教育政策與課程改革
    (二)追溯源頭:在教師教育中增加「世界公民」的內容
    (三)主動實踐:融入教師的教育理念
  二  實踐帶來的認同危機:民族國家內部對世界公民教育接受的限度

    (一)國家認同與世界認同的張力:國家認同趨於強大
    (二)學校和教師:沒有準備好培養世界公民
    (三)受教育者:尚未把握國家認同與世界認同的尺度
  三  理論的質疑:是否有利於實現全球公正與正義
    (一)質疑西方單向度的全球公正與正義
    (二)質疑無差別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
  四  理論的爭議:批判與對立理論
    (一)為發展中國家代言:批判理論
    (二)挑戰世界平等與正義:對立理論
    (三)偏離與背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畸形發展
第八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評價反思
  一  研究結論
    (一)在肯定國家認同的基礎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導多維度公民資格與認同
    (二)從人類利益共同體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種值得借鑒並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
    (三)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五項主要特徵
  二  反思
    (一)誰是世界公民——社會精英還是普羅大眾
    (二)誰來承載世界公民教育——世界政府抑或民族國家
    (三)國家如何應對國際組織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抵制排斥或者選擇性引入
    (四)批判性世界公民教育的視角——世界一體化還是多樣化
  三  展望
    (一)通過世界公民教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逐步實現國家公民身份與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
    (三)國際組織向「全球共同體」的發展願景
    (四)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將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