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化與空間(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研究)

  • 作者:倪代川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49342
  • 出版日期:2018/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8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倪代川著的《文化與空間(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研究)》引入公共性理論與知識,借鑒社會學、管理學、文化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廣泛吸收圖書館理論研究成果與建設經驗,緊密圍繞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主題,科學闡釋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內涵、特徵與功能,全面分析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起源、發展和危機;重點從主體自覺、制度設計、空間塑造與功能拓展四個方面系統探析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機制;在系統揭示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發展態勢的基礎上,聚焦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協調運行與良性發展,從公共性意識、公共空間、公共參與以及文化自覺等方面對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培育進行了多維探索,有利於推動大學圖書館服務創新與功能拓展,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智能化等圖書館利用需求,為大學圖書館建設與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和決策支持。

作者介紹
倪代川
    倪代川,男,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上海大學區域文化新經濟培育理論與實踐重點創新團隊成員。研究方向為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數字檔案館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字檔案資源生態管理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場域·文化·公共空間: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研究」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信息共享空間實現機制與策略研究」、「複合圖書館條件下低利用率文獻資源合作儲存機制和模式研究」、「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培育與管理研究」等課題5項;出版學術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上海市檔案科技一等獎、中國圖書館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首屆上海市信息資源管理青年傑出成果獎、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等。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一)學術驅動
    (二)職業驅動
    (三)問題意識
  二、相關概念及理論
    (一)概念界定
    (二)公共性理論
    (三)公共空間理論
    (四)場域理論
  三、研究背景
    (一)社會背景
    (二)行業背景
  四、研究設計及意義
    (一)研究路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意義
  五、研究創新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一)圖書館社會學研究
    (二)圖書館公共關係研究
    (三)圖書館權利研究
    (四)圖書館社會服務研究
    (五)圖書館公共空間研究
  二、國內研究綜述
    (一)圖書館公共關係研究
    (二)圖書館權利與精神研究
    (三)圖書館社會服務研究
    (四)圖書館公共空間研究
    (五)圖書館公共性研究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研究深度不夠,缺乏系統性
    (二)研究空間巨大,具有必要性
    (三)研究時機成熟,具有現實性
第三章  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形成與發展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萌芽
    (一)大學圖書館起源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顯現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形成
    (一)近代大學圖書館的發展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產生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發展
    (一)現代大學圖書館的快速發展
    (二)現代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發展
    (三)現代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危機
第四章  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內涵與功能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概念界定
    (一)圖書館公共性思想及其特徵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概念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特徵
    (四)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比較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內涵體現
    (一)大學圖書館主體公共性
    (二)大學圖書館空間公共性
    (三)大學圖書館文化公共性
    (四)大學圖書館功能公共性
    (五)大學圖書館資源公共性
    (六)大學圖書館服務公共性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功能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培育功能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批判功能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整合功能
  四、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機制
第五章  主體自覺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
  一、主體自覺釋義
    (一)主體性
    (二)主體自覺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主體自覺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主體自覺內涵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主體自覺功能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主體自覺困境
  三、增強主體自覺,促進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主體公共性意識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二)主體公共參與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三)主體文化自覺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四)主體職業精神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第六章  制度設計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制度及其功能
    (一)社會制度及其功能
    (二)大學圖書館制度概念
    (三)大學圖書館制度體系
    (四)大學圖書館制度功能
  二、大學圖書館制度設計
    (一)大學圖書館制度設計內涵
    (二)大學圖書館制度設計要素
  三、加強制度設計,優化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制度環境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制度設計基本要求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制度設計路徑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制度設計重點
第七章  空間塑造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
  一、公共空間與大學圖書館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空間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空間功能
  二、公共空間文化營造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文化營造
    (二)大學圖書館虛擬空間文化營造

  三、公共空間服務創新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服務創新
    (二)大學圖書館虛擬空間服務創新
  四、公共空間資源整合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資源整合
    (二)大學圖書館虛擬空間資源整合
第八章  功能拓展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功能拓展背景
    (一)現代技術驅動
    (二)社會轉型發展
    (三)大學社會服務
    (四)圖書館業態變革
  二、社會服務拓展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社會服務
    (二)大學圖書館社會服務路徑
  三、學術服務拓展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大學圖書館學術服務
    (二)大學圖書館學術服務路徑
  四、智慧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實現
    (一)智慧圖書館理念
    (二)大學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服務路徑
第九章  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的培育發展
  一、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價值
    (一)保障用戶圖書館權利
    (二)促進館藏資源社會共享
    (三)守護現代大學精神
    (四)推動社會公共性成長
  二、大學圖書館公共性發展態勢
    (一)公共空間更加開放多元
    (二)公共性意識日趨增強
    (三)公共性載體不斷拓展
  三、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培育
    (一)公共性意識培育
    (二)公共參與培育
    (三)文化自覺培育
    (四)公共空間培育
  四、上海大學圖書館公共性實踐探索
    (一)實施空間轉型,增強服務體驗
    (二)創新服務舉措,凝聚服務品牌
    (三)深化學科服務,提升服務內涵
    (四)加強資源共建共享,拓展社會服務路徑
    (五)強化館員職業教育,提升館員綜合素養
第十章  總結與展望
  一、研究回顧
  二、研究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一、學術著作
  二、學術論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