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英語分類形容詞研究

  • 作者:(瑞典)比阿特麗斯·沃倫|譯者:趙春利//楊才英
  • 出版社:上海教育
  • ISBN:9787544474375
  • 出版日期:2017/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6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比阿特麗斯·沃倫著的《英語分類形容詞研究》對291個英語形容詞進行了語義分析,運用的分析方法是:在對所論述的形容詞進行釋義的過程中顯示出兩種語義成分,一是隱性關聯成分;一是顯性指示成分。如:criminal assault可釋義為assault constituting a crime,criminal court可釋義為courtdealing with crimes,其中,constituting和deal with就是隱性關聯成分,而crime和crimes就是顯性指示成分。調查研究表明:隱性關聯成分可以有規律地重複出現,且其數量是有限的。原則上說,所有的隱性關聯成分都可以出現在對具有分類功能或者識別功能的形容詞的釋義中,但是只有部分隱性關聯成分可以出現在對純粹特徵形容詞的釋義中。另外,本書還描寫了形容詞的功能對形容詞的句法行為、語義結構以及形態結構的影響。

作者介紹
(瑞典)比阿特麗斯·沃倫|譯者:趙春利//楊才英

目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理論背景
    1.1  導論
    1.2  Ljung《源於名詞的英語形容詞》(1970)
    1.3  Aarts & calbert《隱喻與非隱喻——形名組合語義學》(1979)-
    1.4  Warren《名名複合詞的語義模式》(1978)
    1.5  Levi《複合名詞的句法與語義》(1978)
    1.6  結語評述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分析模式
    3.1  導論
    3.2  釋義
    3.3  指示內容
    3.4  方法的局限
  第四章  名詞化
    4.1  名詞-動詞
    4.2  副詞-動詞-名詞
    4.3  動詞-名詞
  第五章  語義漂移
    5.1  背景
    5.2  Stern的理論
    5.3  Dik的理論
    5.4  Grice的理論
    5.5  語義漂移——一種構詞方法?
    5.6  編碼者與解碼者彼此默契的理解
    5.7  可能發生語義漂移的不定量
    5.8  已定漂移與未定漂移
    5.9  多義詞  
    5.10  失去意義的名詞性詞根
    5.11  規則的反覆應用
    5.12  解釋的不確定性
    5.13  口才與經濟
    5.14  非謂性變為能謂性
    5.15  語義漂移形容詞的關聯關係
    5.16  例子
  第六章  直證形容詞、部分形容詞和比較形容詞
    6.1  直證形容詞
    6.2  部分形容詞
    6.3  比較形容詞
第二部分
  第七章  結果
    7.1  類別成員的不確定性
    7.2  意義的不確定性
  第八章  關於形容詞的理論框架
    8.1  基本結構
    8.2  功能與關係
    8.3  具有描寫功能的形容詞
    8.4  具有分類功能的形容詞
    8.5  具有識別功能的形容詞
    8.6  作為名詞化部件的形容詞、動詞性形容詞和副詞性形容詞

  第九章  關於形容詞后綴的選擇與功能的理論框架
  第十章  形容詞后綴:-AL,-AN,-AR,-EN,-ERN,-IC,-LY
    10.1  -AL
    10.2  -AN
    10.3  -AR
    10.4  -EN
    10.5  -ERN
    10.6  -IC,-FIC
    10.7  -LY
  第十一章  成分-交叉類別-結果
    11.1  來源-結果
    11.2  結果-來源
    11.3  標準-遵循者
    11.4  上述三種模式的修飾語功能
    11.5  結語性評論
  第十二章  擁有
    12.1整體-部分
    12.2部分-整體
  第十三章  位置
    13.1  處所-對象
    13.2  對象-處所
    13.3  時間-對象
    13.4  對象-時間
    13.5  起源-對象
    13.6  目標-對象
    13.7  在處所-對象/對象-處所、時間-對象/對象-時間、起源-對象和目標-對象模式中修飾語的功能
    13.8  結語性評論
  第十四章  原因、用途、相似
    14.1  原因
    14.2  用途
    14.3  相似
  第十五章  副詞性形容詞
    15.1  實例
    15.2  討論
    15.3  總結
  第十六章  餘論
    16.1  引言
    16.2  有爭議的例子
    16.3  非相稱的形容詞
    16.4  有疑問的例子
第三部分
  第十七章  總結
    17.1  引言
    17.2  來源-結果
    17.3  結果-來源
    17.4  標準-遵循者
    17.5  整體-部分
    17.6  部分-整體
    17.7  處所-對象
    17.8  時間-對象

    17.9  起源-對象
    17.10  對象-處所、對象-時間
    17.11  結果-原因
    17.12  受事對象-施事
    17.13  原因-結果
    17.14  用途
    17.15  喻比-本比
    17.16  對17.2-17.15各節的總結
    17.17  可逆性
    17.18  分類能力
    17.19  重溫Ljung、Aarts & Calbert、Levi的理論
    17.20  對Aarts和Calbert理論的某些修正以及對我批評Levi理論的某些修正
    17.21  解釋隱性的語義成分
附錄
索引
英漢對照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