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衛生微生物學(供預防醫學類專業用第6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曲章義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245906
  • 出版日期:2017/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8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曲章義主編的《衛生微生物學(第6版)》共分15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至五章為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衛生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第六至十一章為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水、土壤、空氣、公共場所、醫院及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第十二至十五章為第三部分,主要介紹食品、藥品及化妝品等物品中的微生物。第一部分為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第二、第三部分為衛生微生物學的應用,重點介紹不同生境的特點,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分佈、危害、防控及應用和研究前景等。各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時要求和本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取捨。
    本書為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專業的本科學生教材,也希望該書能成為從事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監測與監督、海關檢驗與檢疫、環境安全與保護、生態平衡與防護、生物醫學和生物產業等工作的科研技術人員的良師益友。

作者介紹
編者:曲章義
    曲章義,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俄羅斯太平洋醫學科學院院士。自1990年起,先後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藥學院工作,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微生物學教研室主任。曾榮獲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學二等獎並享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教育部學科評審和黑龍江省高級職稱評委。現兼任《中草藥》《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等雜誌編委,曾任《國際免疫學雜誌》副主編。     主要從事分子微生物學的教學及研究工作,熟練掌握基因克隆、表達、重組蛋白的純化和鑒定等有關技術和理論,擁有研發基因工程重組疫苗、細胞因子等蛋白類藥物、抗腫瘤藥物和免疫調節劑等天然藥物的能力。目前的科研方向一是基因工程重組疫苗和重組蛋白藥物的基礎研究,二是呼吸道病毒的分子生物學,三是抗腫瘤、抗病毒天然藥物的篩選和利用。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面上項目5項。主編出版《衛生微生物學》等本專業全國規劃教材及學術專著5部,副主編和參編多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衛生微生物學概述
  第二節  微生物的特點和作用
  第三節  衛生微生物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第四節  衛生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
  第五節  衛生微生物學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二章  微生物生態學
  第一節  基本概念與研究範疇
  第二節  微生物生態學的基本規律
  第三節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佈及其主要類群
  第四節  微生物生態學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三章  衛生微生物學研究與檢測方法
  第一節  衛生微生物學檢測特點及基本原則
  第二節  衛生微生物學研究和檢測方法
  第三節  衛生指示微生物
  第四節  衛生微生物研究和檢測方法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四章  微生物危害的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  消毒與滅菌
  第二節  感染性疾病的特異性預防
  第三節  生物戰劑傷害的防護
  第四節  微生物危害的預防與控制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五章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一節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述
  第二節  生物因子與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級
  第三節  生物安全實驗室運行
  第四節  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六章  水微生物
  第一節  水生境特徵
  第二節  水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分佈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水微生物的檢驗與衛生標準
  第四節  水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五節  水微生物研究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
  第一節  土壤生境特徵
  第二節  土壤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分佈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土壤微生物的檢測與衛生標準
  第四節  土壤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五節  土壤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八章  空氣微生物
  第一節  空氣生境特徵
  第二節  空氣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分佈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空氣微生物的檢測和衛生標準
  第四節  空氣微生物污染預防與控制
  第五節  空氣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九章  公共場所微生物
  第一節  公共場所生境特徵
  第二節  公共場所微生物來源、  種類、  分佈及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公共場所微生物的檢驗與衛生標準
  第四節  公共場所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五節  公共場所衛生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章  醫院環境微生物
  第一節  醫院環境生境特徵
  第二節  醫院環境微生物的特點、來源、  種類、分佈及衛生意義
  第三節  醫院環境微生物的檢驗及衛生標準
  第四節  醫院環境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技術
  第五節  醫院環境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一章  極端環境中微生物
  第一節  極端環境類型及其生境特徵
  第二節  各種極端環境微生物來源、種類及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極端環境微生物的利用與防控
  第四節  極端環境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二章  食品微生物
  第一節  食品生境特徵
  第二節  食品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及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及致病特點
  第四節  食品微生物檢驗及衛生標準
  第五節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六節  食品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三章  藥品微生物
  第一節  藥品生境特徵
  第二節  藥品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藥品微生物檢測與衛生標準
  第四節  藥品微生物污染的預防和控制
  第五節  藥品微生物研究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四章  化妝品微生物
  第一節  化妝品生境特徵
  第二節  化妝品微生物的來源、種類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化妝品微生物的檢驗與衛生標準
  第四節  化妝品微生物污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五節  化妝品微生物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第十五章  醫療與生活衛生用品微生物
  第一節  醫療與生活衛生用品生境特徵
  第二節  醫療與生活衛生用品微生物的來源、  種類、分佈及其衛生學意義
  第三節  醫療與生活衛生用品微生物的檢測及衛生標準
  第四節  醫療及生活衛生用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預防
  第五節  醫療與生活衛生用品微生物研究的應用及研究前景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