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物技術的德性

  • 作者:劉科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04999
  • 出版日期:2017/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類社會已經跨入生物技術大放異彩的時代。生物技術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人們開始感受到它對社會生活、經濟生活、道德生活和思維方式產生的強大影響。無論是克隆技術還是轉基因技術等,本質上都是人們在分子層面對生命遺傳物質的技術操縱,實現了改造生命、製作生命的主觀願望。這種技術操縱對生命個體具有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人們的生命觀、價值觀、風險觀和財富觀。生物技術領域的每一次進展,都會成為公共輿論的焦點和學術探索的熱點。
    劉科著的《生物技術的德性》立足於生物技術發展的現實,對其代表性技術類別進行理論反思,深化生物技術與社會的互動研究,探尋生物技術的複雜德性。辯證地分析生物技術的內在特性和品格以及它所蘊含的風險與挑戰,論述如何對其做好風險防控和價值導引。在對生物技術道德反思的基礎上,訴求責任倫理和敬畏生命等理念,重塑生物技術態度,幫助人們走出生物技術恐懼的陰影,創設適宜的技術生長空間,實現生物技術與人類社會的協同發展。

作者介紹
劉科
    劉科,1970年生,河南遂平人,現為河南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技術哲學、科技倫理和環境政策研究。1994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教育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入選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河南省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培養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人文社科類)支持計劃等。

目錄
序言
引言
  一  現代生物技術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  現代生物技術的歷史淵源與發展
  三  現代生物技術的產業化問題
第一章  克隆技術的倫理反思
  一  動物克隆技術的發展歷程
  二  克隆人的現狀與展望
  三  克隆人技術與其社會現象背後的華而不實性
  四  科學界中的反克隆人運動
  五  克隆技術概念的社會擴散與媒體的社會職責
  六  克隆技術發展的超前預想與倫理觀念的適當介入
第二章  基因技術的價值探尋
  一  基因技術異化現象及其價值詮釋
  二  轉基因農產品生物安全評價中的非科學因素
  三  基因技術實踐憂患的人文向度解讀
  四  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的人文價值原則及導引
第三章  人獸嵌合與基因編輯的道德追問
  一  人-動物細胞融合實驗的社會焦慮及其價值抉擇
  二  生命從自然編輯到基因編輯的轉變與反思
  三  人類生育技術化與傳統倫理框架的開放
第四章  生物技術恐懼的理性解析
  一  技術文化視野中的生物恐懼心理
  二  技術恐懼文化背景下的克隆人概念
  三  對克隆技術矢量的恐懼及人類中心主義的技術觀
  四  轉基因技術恐懼心理的文化成因與調適
  五  技術恐懼文化形成的中西方差異
  六  漢斯·約納斯的技術恐懼觀
  七  弗蘭肯斯坦作為科學家的罪與罰
第五章  遺傳操作的價值導引
  一  技術作為哲學反思的重要對象
  二  現代技術中性的不可能性
  三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現實整合
  四  基因操作中的風險假定原則與責任倫理
  五  風險假定的責任倫理分析
  六  施韋澤的敬畏生命倫理及其社會底線價值
  七  轉基因農產品推廣中的倫理原則
  八  「扮演上帝」的合理性與責任性
  九  主流科學家應對轉基因農產品質疑的知識與責任
第六章  技術風險社會的責任教育
  一  陳昌曙的技術批判思想
  二  技術風險圖景中的責任倫理
  三  和諧社會的生命倫理之維及其高校教育目標
  四  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與責任倫理教育
  五  自然辯證法界「為國服務」的歷史使命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